|
鸚鵡 / 作者:子蘭 |
翠毛丹觜乍教時,終日無寥似憶歸。
近來偷解人言語,亂向金籠說是非。
|
|
鸚鵡解釋: 《鸚鵡》是唐代子蘭創作的一首詩詞。該詩以鸚鵡為主題,描繪了鸚鵡在人類的生活環境中的種種遭遇。
詩詞的中文譯文為:
翠綠的羽毛和艷紅的嘴,剛開始學會說話時,整天無憂無慮,仿佛憶起了歸巢的生活。近來它偷聽到人們的言辭,混亂地在金籠中說著是非。
詩意:
這首詩以鸚鵡為象征,通過描述它在人類的家庭中的點滴經歷,抒發了對人類文明及社會環境的思考。詩中提到鸚鵡學會說話后開始聽到人們的對話,并且會在金籠里重復,這暗示了鸚鵡在受到人的影響后逐漸失去了原有的純真和自由。詩人通過鸚鵡的遭遇,暗示了人在社會環境中接受教育和熏陶后會受到各種外界因素的影響,逐漸失去本真的自我。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鮮明的形象描繪了鸚鵡的境遇,展示了詩人對人與自然關系的關注。他通過描述鸚鵡在金籠中受到的限制和失去本真的過程,間接地批評了現實社會對個體的束縛和對人性的侵蝕。整首詩字里行間流露著對自由和原真的向往,給人一種壓抑和無奈的感覺。
鸚鵡在中國文學中常常被用作象征,代表著被困、受限制的個體,以及被剝奪了本性和自由的人。通過詩人對鸚鵡的描寫,詩詞傳遞出了詩人對自由、純真和原始本性的渴望,呼喚人們要追求真實和自由的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