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問友 / 作者:白居易 |
種蘭不種艾,蘭生艾亦生。
根荄相交長,莖葉相附榮。
香莖與臭葉,日夜俱長大。
鋤艾恐傷蘭,溉蘭恐滋艾。
蘭亦未能溉,艾亦未能除。
沉吟意不決,問君合何如。
|
|
問友解釋:
《問友》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種蘭不種艾,
蘭生艾亦生。
根荄相交長,
莖葉相附榮。
香莖與臭葉,
日夜俱長大。
鋤艾恐傷蘭,
溉蘭恐滋艾。
蘭亦未能溉,
艾亦未能除。
沉吟意不決,
問君合何如。
詩意:
這首詩詞以種植蘭花和艾草的情景為背景,通過描繪它們之間的關系來表達人際關系的復雜性和糾結。詩人通過花草的比喻,探討了友誼中的選擇與取舍,以及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影響。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蘭花和艾草的種植過程進行描繪,展現了它們之間交織的關系,以及相互依存的生長狀態。蘭花和艾草的根部交錯生長,莖葉相互附著,無論是香莖還是臭葉,它們都在日夜不停地生長。詩中提到鋤艾恐怕會傷到蘭花,而溉水蘭花又可能滋養艾草。蘭花未能得到足夠的水份滋潤,艾草也未能被除掉。詩人在這種糾結和猶豫中陷入沉思,最后向友人提問,詢問應該如何抉擇。
這首詩詞通過花草的生長情景,暗喻了人際關系中的選擇難題。蘭花和艾草分別代表了不同的人或事物,它們相互依存,互為影響。詩中的沉吟和猶豫,展示了詩人在面臨決策時的思考和困惑,同時也折射了人們在處理友情或人際關系中常常面臨的抉擇。通過這種比喻手法,詩人表達了對友人的詢問和希望得到解答的渴望。
這首詩詞簡潔明了,用花草的生長情景抒發了人際關系的復雜性和抉擇的困境,展示了詩人對友人的期望和猶豫不決的內心。它通過自然的意象和情感的表達,使人們在品味之余也能產生共鳴,思考人際關系和選擇的問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