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莘老 / 作者:蘇軾 |
江陵昔相遇,幕府稱上賓。
再見明光宮,峨冠挹搢紳。
如今三見子,坎坷為逐臣。
朝游云霄間,欲分丞相茵。
暮落江湖上,遂與屈子鄰。
了不見喜慍,子豈真可人。
邂逅成一歡,醉語出天真。
士方在田里,自比渭與莘。
出試乃大謬,芻狗難重陳。
歲晚多霜露,歸耕當及辰。
|
|
劉莘老解釋:
《劉莘老》是蘇軾的一首詩,描述了與劉莘的相識和交往,表達了對友誼的珍視和對人生坎坷的感慨。以下是對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劉莘老
江陵昔相遇,
幕府稱上賓。
再見明光宮,
峨冠挹搢紳。
如今三見子,
坎坷為逐臣。
朝游云霄間,
欲分丞相茵。
暮落江湖上,
遂與屈子鄰。
了不見喜慍,
子豈真可人。
邂逅成一歡,
醉語出天真。
士方在田里,
自比渭與莘。
出試乃大謬,
芻狗難重陳。
歲晚多霜露,
歸耕當及辰。
譯文:
江陵往日相遇,
在官府被尊為貴賓。
再次見到明光宮,
高帽低頭,衣襟整齊。
如今三度相見,
坎坷的命運使我成為流亡之臣。
早晨在云霄中游覽,
想要分一份丞相的榮寵。
傍晚落在江湖之上,
與屈原一同為鄰。
你不顯露喜怒,
難道你真的是個好人嗎?
邂逅之間成為好友,
醉話流露出純真的本性。
士人在田間耕作,
自比渭水和莘山。
參加科舉考試真是個大錯誤,
像谷狗一樣難以再重現(xiàn)。
歲月晚了,霜露多了,
回家務農(nóng)應及早行動。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以描寫蘇軾與劉莘的交往為主線,表達了友情的真摯和對人生坎坷的反思。詩中展示了兩人的相識經(jīng)歷,他們曾在江陵相遇,并在官府中相互稱呼上賓,后又在明光宮再次相見,形容劉莘的儀態(tài)莊重,給人一種崇高的感覺。然而,作者在第三次見到劉莘時,他已經(jīng)成為了一個流亡的臣子,生活充滿艱辛和坎坷。盡管如此,作者對劉莘并未有任何喜怒之情,反而對他抱有一份敬佩之情,認為他是一個可敬可人之人。
詩中還描繪了作者與劉莘的友情,兩人之間的邂逅成為了一段愉快的交往,他們在醉酒時暢談天真的言語。作者將自己比作在田間務農(nóng)的士人,自謙地說自己只能與渭水和莘山相比,無法與劉莘相提并論。他還對自己參加科舉考試表示后悔,認為這是一個巨大的錯誤,因為他發(fā)現(xiàn)自己像谷狗一樣再也無法重回昔日的輝煌。
整首詩以流暢的敘述和抒情手法,揭示了作者對友情和人生的思考。作者通過劉莘與自己的交往,表達了對友情的珍視和對人生坎坷的感慨,展現(xiàn)了他對友誼的真摯情感和對自身處境的深刻思考。這首詩既展示了蘇軾與劉莘的交往,也反映了作者對友情和人生的獨特見解,使讀者在欣賞中能夠感受到作者內心的情感和對人生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