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潯陽三題·廬山桂 / 作者:白居易 |
偃蹇月中桂,結根依青天。
天風繞月起,吹子下人間。
飄零委何處,乃落匡廬山。
生為石上桂,葉如翦碧鮮。
枝干日長大,根荄日牢堅。
不歸天上月,空老山中年。
廬山去咸陽,道里三四千。
無人為移植,得入上林園。
不及紅花樹,長栽溫室前。
|
|
潯陽三題·廬山桂解釋:
《潯陽三題·廬山桂》是唐代白居易創作的詩詞,詩中描寫了廬山上的一棵桂樹。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桂樹被修剪得矮小,根系依附在藍天之下。天風圍繞著月亮升起,吹動著桂子落到人間。飄零的桂花不知飄向何方,卻落在了廬山山上。它生長在石頭上,葉子剪裁得像碧玉一般鮮亮。樹枝日漸壯大,根系日漸堅固。它再也無法回到天上的月亮,只能在山中老去。從廬山去到咸陽,路途長達三四千里。沒有人去移植它,它得以進入上林園。與那些盛開的紅花樹相比,它在溫室前種植得不及。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廬山桂樹的贊美和思考。詩中的桂樹在艱苦的環境下生長,一直堅守在石頭上,盡管它無法回到天上的月亮,卻仍然堅持生長。它的堅韌和生命力給了作者很大的感受和啟示。整首詩詞以形容廬山桂樹為主線,通過描寫桂樹的生長環境、外貌和堅韌不拔的精神,展示了唐代詩人崇尚自然和贊美人生的情感表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