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會寺清心堂 / 作者:蘇軾 |
南郭子綦初喪我,西來達摩尚求心。
此堂不說有清濁,游客自觀隨淺深。
兩歲頻為山水役,一溪長照雪霜侵。
紛紛無補竟何事,慚愧高人閉戶吟。
|
|
海會寺清心堂解釋:
詩詞:《海會寺清心堂》
朝代:宋代
作者:蘇軾
南郭子綦初喪我,
西來達摩尚求心。
此堂不說有清濁,
游客自觀隨淺深。
兩歲頻為山水役,
一溪長照雪霜侵。
紛紛無補竟何事,
慚愧高人閉戶吟。
中文譯文:
南郭子綦初失去我,
西來的達摩仍然追求心靈。
這座清心堂并不論及純凈與濁雜,
游客自行觀察,隨心境的深淺而定。
兩年來頻繁地為山水景色所困擾,
一條小溪長久地映照著雪霜的侵襲。
瑣事紛紛,無法補償,終究有何意義,
我愧對那些高人們,他們閉戶思索而不言吟。
詩意:
《海會寺清心堂》是蘇軾在宋代寫的一首詩,它表達了對心靈的追求和對紛雜瑣事的思考。詩中的海會寺清心堂是一個象征,代表人們內(nèi)心深處的凈土。作者提到南郭子綦初喪去了他,而西來的達摩仍然在追求心靈的真諦。詩人認(rèn)為這座清心堂并不區(qū)分純凈和濁雜,它只是一個靜觀自己心靈深處的地方,每個人根據(jù)自己的領(lǐng)悟程度可以得出不同的理解和體驗。
作者接著提到自己常常為瑣事所困擾,比喻為兩年來頻繁為山水役使,一條小溪映照著雪霜的侵襲。這可能暗指作者在現(xiàn)實生活中被瑣事紛紛所困擾,無法安心專注于內(nèi)心的探索和追求。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自己瑣事紛紛的狀態(tài)感到慚愧,認(rèn)為與那些高人們相比,自己閉門思索卻無法言吟,感覺自己的思考和創(chuàng)作能力有所欠缺。
賞析:
《海會寺清心堂》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心靈追求和瑣事困擾的思考。通過對清心堂的描寫,詩人傳達了一個人內(nèi)心深處的凈土,每個人都可以在其中尋找真諦。同時,作者也通過描寫自己的瑣事困擾,表達了對自己思考和創(chuàng)作能力的反思和慚愧。整首詩以簡潔的語句展示了蘇軾獨特的文學(xué)才華和對內(nèi)心境界的關(guān)注,給人以深思和啟發(f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