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郊居寄友人 / 作者:李頻 |
林色樹還曛,何時得見君。
獨居度永日,相去遠浮云。
故疾隨秋至,離懷覺夜分。
蛩聲非自苦,偏是旅人聞。
|
|
郊居寄友人解釋: 《郊居寄友人》是唐代李頻的一首詩,詩中表達了詩人思念友人的情感。
林色樹還曛,
何時得見君。
獨居度永日,
相去遠浮云。
故疾隨秋至,
離懷覺夜分。
蛩聲非自苦,
偏是旅人聞。
譯文:
郊野的景色昏暗,
何時能見到你啊朋友。
我獨自一個人住,
你我相距很遠,像浮云一樣。
我常被病痛所困擾,
與你離別的思念常在夜深時感覺得更強烈。
蛩蟲的叫聲并不是自己痛苦,
卻讓旅人倍感辛酸。
詩中表達了詩人郊野居住的清幽之感,詩人們相互之間思念之情的深切,同時也透露出離別之苦和彷徨的心情。
這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勾勒出寂寞的景色,寫出了詩人厭倦孤獨,渴望與友人相見的憂慮之情。詩中的林色樹還曛,獨居度永日,相去遠浮云,離懷覺夜分等形象描述,展現了詩人日常生活的景象。而故疾隨秋至,偏是旅人聞等描寫,則表達了詩人憂郁的情感和思念之情。
整首詩情感真摯,簡短有力,通過自然景色展現出詩人內心的孤獨和渴望。同時,蛩聲的比喻,更加突出了詩人的孤獨感以及離別帶來的痛苦。這首詩把自然景色和人情交織在一起,使讀者更能體會到詩人內心的苦悶和思念之情,給人以深深的印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