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暮秋重過山僧院 / 作者:李頻 |
卻接良宵坐,明河幾轉(zhuǎn)流。
安禪逢小暑,抱疾入高秋。
靜室聞玄理,深山可白頭。
朝朝獻林果,亦欲學(xué)獼猴。
|
|
暮秋重過山僧院解釋: 暮秋重過山僧院,朝代:唐代,作者:李頻
黃昏時重又來到山里的僧院,
清晨時明亮的河水多少次轉(zhuǎn)動流淌。
安靜地坐下,迎接小暑的到來,
帶著疾病加入高秋之中。
在靜室中聆聽崇高的理念,
在深山中度過余生。
每天獻上自己種植的果實,
也希望學(xué)習(xí)獼猴的聰明。
詩詞的中文譯文:
再次到達山里的僧院,夜晚的秋天。
天還沒有完全黑暗,前一天晚上的月光還殘留在天空中。
山僧享用清靜的夜晚,坐在院子里。
明亮的河水緩緩地流過,又會有多少次的轉(zhuǎn)流。
坐下來,漫步在花園中,
欣賞著此時此刻的美景。
一年一度的小暑又到了,
代表著酷熱的夏天即將來臨。
安靜地體驗著這個時刻,
靜靜地享受這片刻的寧靜。
身體上的疾病,讓我更能感受到高秋的來臨。
在僧院里,我靜聽玄理的教導(dǎo),
思考著人生的真諦。
深山中過著平靜的生活,
感受著大自然的寧靜與美好。
每天早上,獻上自己種植的果實,
也是希望自己能夠像獼猴一樣聰明。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再次來到山里的僧院的場景,表達了作者在寧靜的夜晚思考人生、欣賞自然之美的愉悅心情。作者通過描述明亮的河流和深山的景色,強調(diào)了大自然的寧靜與美好。詩中還提到了作者身體上的病痛,這進一步塑造了作者對安寧和康樂的渴望。
整體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與安靜的畫面,表達了對寧靜和安謐生活的向往,同時也傳遞了一種從自然中汲取智慧和啟發(fā)的心態(tài)。作者還將自己與獼猴相比,表達了對聰明智慧的渴望。整首詩以恬靜和平和的語氣展示了作者內(nèi)心的寧和與謙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