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秋月 / 作者:潘緯 |
古今逢此夜,共冀泬氵寥明。
豈是月華別,只應秋氣清。
影當中土正,輪對八荒平。
尋客徒留望,璇璣自有程。
|
|
中秋月解釋: 《中秋月》是唐代潘緯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秋月
古今逢此夜,共冀泬氵寥明。
豈是月華別,只應秋氣清。
影當中土正,輪對八荒平。
尋客徒留望,璇璣自有程。
譯文:
古今逢到這個夜晚,共同期盼明亮的月光。
月華之美并非與眾不同,只是秋天的清爽氣息。
月影照耀大地,圓輪映照八方平原。
尋找的客人僅剩期盼,星斗自有旅程。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中秋節夜晚的美麗景象和人們對月亮的向往。詩人以古今相通的方式來形容中秋的夜晚,希望能夠一同目睹明亮的月光。他認為月華之美并非與眾不同,只是代表了秋天的清爽氣息。月亮的影子照耀著大地,圓輪映照著八方平原,展現了月亮的壯麗景象。然而,尋找的客人卻只剩下期盼,而星斗則有它自己的軌跡和旅程。
賞析:
《中秋月》以簡潔的詞句描繪了中秋夜的景象,通過表達對月亮的向往和景色的描繪,使讀者能夠感受到中秋節夜晚的寧靜與美麗。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將古今相通、月華與秋氣、影子與圓輪進行對比,突出了月亮的特殊意義和秋天的清爽特征。最后兩句表達了人們對中秋佳節的期盼,同時也暗示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旅程和追求,與璇璣星斗相呼應。整首詩意境深遠,給人以思考和遐想的空間。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中秋節夜晚的美麗景色和人們對月亮的憧憬,通過對比和意象的運用,使詩詞更具意境和深意。它展現了詩人對中秋節的獨特感悟,同時也引發讀者對生命和追求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