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惜花 / 作者:李山甫 |
未會春風意,開君又落君。
一年今爛漫,幾日便繽紛。
別艷那堪賞,馀香不忍聞。
尊前恨無語,應(yīng)解作朝云。
|
|
惜花解釋: 《惜花》是唐代李山甫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花朵的憐惜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為:
未曾體驗春風的芬芳,剛剛開放又跌落。
這一年中,花朵只短時間盛開,卻帶來了濃烈的美麗。
美麗的花朵離別后如何賞心悅目,
余香少了也舍不得聞。
悲憤之情無法言說,
只能化作朝云消散。
這首詩詞詩意深遠,通過對花朵的觀察和感受,表達了詩人對于短暫美好的遺憾和無奈之情。詩人未曾領(lǐng)略春風的芬芳,花開之時卻又迅速凋零。一年中,花朵美麗的花期僅持續(xù)幾日,這短暫的美麗卻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離別后的花朵再美麗也無法賞心悅目,曾經(jīng)的芳香只剩下微弱的余香,詩人都不舍得去聞。詩人在賞花的過程中感受到了生命的短暫和無常,對于這種轉(zhuǎn)瞬即逝的美麗,他感到了悲憤之情,但又無法表達。只能將悲憤之情化作朝云,與花朵一起消散。通過花朵的存在和離去,詩人抒發(fā)了對于美好事物短暫存在的無奈之情。
這首詩詞的賞析在于其獨特的表達方式和深刻的情感。詩人通過觀察花朵的流轉(zhuǎn),將自己的情感與自然景物相聯(lián)系。詩中花朵的短暫盛開代表了一切美好事物的轉(zhuǎn)瞬即逝,人們往往難以領(lǐng)略其中的美麗。詩人將自己的感受投射到花朵身上,以表達對于短暫美好的珍惜和遺憾之情。同時,詩人對于無法表達感受的無奈也通過化作朝云的形象具象化,使詩詞更加深入人心。
總之,《惜花》這首詩詞通過對花朵的描寫和觀察,表達了詩人對于美好事物短暫存在的珍惜和遺憾之情,同時也反映了詩人對于無法表達感受的無奈之情。將個人情感與自然景物相結(jié)合,使詩詞具有深刻的意境和情感內(nèi)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