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中答劉書記見贈 / 作者:李山甫 |
病來雙樹下,云腳上禪袍。
頻有瓊瑤贈,空瞻雪月高。
已知捐俗態,時許話風騷。
衰疾未能起,相思徒自勞。
|
|
病中答劉書記見贈解釋: 《病中答劉書記見贈》是唐代詩人李山甫所作的一首詩。這首詩通過描寫病榻上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世俗的厭棄和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時也表達了對身體的無奈和對遠方親友的思念之情。
詩中首先描繪了詩人病中的情境:“病來雙樹下,云腳上禪袍。”詩人病榻之下有一對樹木,而云彩低垂下來,仿佛蓋在禪衣上。這里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寂寞的心境和對隱逸生活的向往。
接下來的兩句“頻有瓊瑤贈,空瞻雪月高。”表達出詩人時常收到朋友們送來的美玉、美瑪瑙等珍貴的禮物,但此刻在病榻上,美玉珠寶的美麗已經無法引起詩人的興趣。他只能望著天空中的雪和月亮,尋找一種無拘無束的自由和清凈。
接下來的兩句“已知捐俗態,時許話風騷。”表達了詩人已經徹底拋棄了世俗的庸俗之態,不再與人爭論、周旋。他希望能夠隨心所欲地暢談詩詞,講述風雅之事。
最后兩句“衰疾未能起,相思徒自勞。”表達了詩人因病而無法痊愈,喪失了追求詩詞和美好生活的機會。他想念遠方的親友,卻只能在病榻上自閉自勞。
詩中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和對世俗的厭棄,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寂寞、對遠方親友的思念和對自由、清凈的追求。同時也表達了對身體和病痛的無奈,以及對美好生活的渴望。整首詩以簡潔、凝練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內心紛繁復雜的情感,展現了唐代詩人深邃的文化內涵和獨特的藝術表達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