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馬嘆 / 作者:劉駕 |
羸馬行遲遲,頑童去我遠。
時時一回顧,不覺白日晚。
路傍豪家宅,樓上紅妝滿。
十月庭花開,花前吹玉管。
君當未貴日,豈不常屯蹇。
如何見布衣,忽若塵入眼。
布衣豈常賤,世事車輪轉。
|
|
上馬嘆解釋: 《上馬嘆》
羸馬行遲遲,頑童去我遠。
時時一回顧,不覺白日晚。
路傍豪家宅,樓上紅妝滿。
十月庭花開,花前吹玉管。
君當未貴日,豈不常屯蹇。
如何見布衣,忽若塵入眼。
布衣豈常賤,世事車輪轉。
譯文:
瘦馬緩緩行走,遠遠地看著頑皮的孩子離去。
不知不覺中,白天已經傍晚了。
路邊的豪宅,樓上裝飾艷麗。
十月庭院的花兒正在盛開,花前吹奏著玉笛。
你們將來也未必能夠出類拔萃,何苦把自己局限在一地。
怎么會如此看不起穿布衣的人,突然感覺像是塵土進入了眼中。
布衣雖然平凡,但世事變遷如車輪一樣循環不已。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劉駕寫的,描繪了一種富貴與貧寒的對比,以及人生的變化莫測。首先,詩中描繪了一只瘦弱的馬緩慢行走的畫面,與遠離的頑童形成鮮明的對比,突顯了他們之間的距離和差異。隨著時間的流逝,作者不經意間回望,才發現白天已經過去,夜晚悄悄降臨。接著,詩中描繪了路邊富豪的宅院,樓上裝飾艷麗,形成了富貴之景。而在庭院里,十月盛開的花兒中,有人吹奏著玉笛,烘托出一種富麗堂皇的氣氛。作者勸告君子,不要局限自己的發展,不要以為貧賤之身就一生如此,世事瞬息萬變,前途難料。最后,作者表達了對布衣(穿著樸素衣服的人)的懷疑,認為人與人之間不應該以衣著的富貴來判斷,世事變遷如車輪一樣循環不已。整首詩提醒人們要抱著樂觀的態度看待人生,不要固守舊觀念,應該積極面對自己的命運和未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