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截樹 / 作者:白居易 |
種樹當前軒,樹高柯葉繁。
惜哉遠山色,隱此蒙籠間。
一朝持斧斤,手自截其端。
萬葉落頭上,千峰來面前。
忽似決云霧,豁達睹青天。
又如所念人,久別一款顏。
始有清風至,稍見飛鳥還。
開懷東南望,目遠心遼然。
人各有偏好,物莫能兩全。
豈不愛柔條,不如見青山。
|
|
截樹解釋:
《截樹》
種樹當前軒,
樹高柯葉繁。
惜哉遠山色,
隱此蒙籠間。
一朝持斧斤,
手自截其端。
萬葉落頭上,
千峰來面前。
忽似決云霧,
豁達睹青天。
又如所念人,
久別一款顏。
始有清風至,
稍見飛鳥還。
開懷東南望,
目遠心遼然。
人各有偏好,
物莫能兩全。
豈不愛柔條,
不如見青山。
中文譯文:
種樹時樹影正好遮住了門前的小閣樓,
樹長高了,枝葉繁茂。
可惜啊,遮住了遠山的美景,
被困在樹蔭下看不到。
有一天,我拿起斧頭,
親自砍掉了樹的頂端。
萬葉子落在頭頂,
千山峰出現在面前。
一下子好像突破了云霧,
豁然開朗,眺望到了蔚藍天空。
也像看到了想念的人,
久別后,突然看到了他的面容。
頓時清風吹拂而來,
稍微看到了飛鳥歸來。
展顏向東南望去,
眼睛遙遠,心中寬廣。
人各有所喜好,
沒有物品能兩全。
難道不是更喜歡柔軟的枝條,
還不如看到青山的美景。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述了種樹的過程以及砍掉樹的頂端之后所帶來的變化。詩人開始時種植了一棵樹,門前的小閣樓被樹蔭所遮住,遮擋了遠山的美景。于是,詩人決定砍掉樹的頂端,讓樹葉落在頭頂,山峰出現在眼前。這時,視野突然豁然開朗,看到了清澈的天空和想念的人。
整首詩意境清新,通過對樹木與遠山的對比,表達了人們對大自然景色的向往和對親朋好友的思念之情。詩人以種樹、砍樹的行為為線索,通過描寫自然景色的改變,表達了人們希望能夠突破束縛、回歸自然、暢懷心境的愿望。
詩中的“種樹當前軒”和“樹高柯葉繁”的描寫,表現了詩人初種樹苗時的期待和才氣的茁壯成長。以自然景物為背景,表達個人情感,是唐代詩歌的特色之一。此詩以簡約的語言、明快的節奏,抒發了詩人對大自然美景和親人思念的深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