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苦寒行 / 作者:劉駕 |
嚴寒動八荒,刺刺無休時。
陽烏不自暖,雪壓扶桑枝。
歲暮寒益壯,青春安得歸。
朔雁到南海,越禽何處飛。
誰言貧士嘆,不為身無衣。
|
|
苦寒行解釋: 《苦寒行》
嚴寒動八荒,刺刺無休時。
陽烏不自暖,雪壓扶桑枝。
歲暮寒益壯,青春安得歸。
朔雁到南海,越禽何處飛。
誰言貧士嘆,不為身無衣。
中文譯文:
寒天嚴峻,遍及八荒之地,寒冷刺骨從未停歇。
太陽烏鴉無法散發溫暖,雪壓彎下扶桑之枝。
歲末寒氣更加強烈,青春又如何能夠安然回歸。
寒冬時節,朔雁飛抵南海,越國飛禽又在何地翱翔。
誰說貧窮之人只是為缺乏衣物而嘆息。
詩意與賞析:
《苦寒行》是唐代詩人劉駕創作的一首描寫嚴寒冬季的詩詞。詩中描繪了寒冷刺骨的天氣,以及陽光無法溫暖的情景。冬天的寒冷讓人難以忍受,給人帶來無盡的痛苦和不安。寒冬之中,大地被厚厚的積雪覆蓋,連扶桑之樹也被雪壓彎。歲末時節,寒氣更加濃厚,人們渴望青春的歸來,但卻徒勞無益。冬天是遷徙鳥類的季節,寒冷的北方雁飛到南方的海域,而越國的飛禽又到底去了哪里。這些景象映射了人們對寒冷的恐懼和無助的感受。
整首詩以描述寒冷為主線,意境清冷而凄涼。詩人通過嚴寒的描繪,傳達了人們在嚴寒季節中所經歷的苦楚和掙扎。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社會現實的思考,貧窮的人并非只是為了缺衣嘆息,而是因為寒冷而生活的艱辛。
這首詩詞通過寒冷的意象來形容人們的困頓和苦楚,展現了詩人對現實生活中冷酷無情的一面的反思。通過個人的體驗,詩人表達了對生活困境的苦澀感受,傳遞出對社會關注和溫暖的期待。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體現了唐代詩歌的精神風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