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勵志(一作續勵志) / 作者:劉駕 |
白發豈有情,貴賤同日生。
二輪不暫駐,似趁長安程。
前堂吹參差,不作緱山聲。
后園植木槿,月照無馀英。
及時立功德,身后猶光明。
仲尼亦為土,魯人焉敢耕。
|
|
勵志(一作續勵志)解釋: 詩詞中文譯文:
白發怎會有感情之說,高貴與卑賤同一日誕生。
兩輪車不停留,仿佛要去長安一樣。
前院吹著不和諧的音樂,不像是鄭國的宮廷音樂。
后花園種著木槿花,月光照耀無余英華。
及時去行善事,死后還會照亮。
即使是孔子也是土,魯國人又怎敢開墾。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短的語言表達了勵志的主題。詩人勸勉人們要及時行善,無論貴賤都能留下光明的形象。他借用了一些景物和典故,來強調人生短暫,應該抓住時機去做好事和追求自我價值。
第一句“白發豈有情,貴賤同日生”表達了人生無論高低貴賤都會面臨老去和死亡的命運,白發象征著衰老和時光的流逝。第二句“二輪不暫駐,似趁長安程”暗示了人生如同一輛車在快速行進,不會停留,像是在追求長安那樣的完美人生。長安在這里可以理解為追求的目標、理想或者幸福。第三句“前堂吹參差,不作緱山聲”比喻人生的前半段不盡如人意,生活中的樂曲并不和諧,不如鄭國的宮廷音樂那樣美妙。第四句“后園植木槿,月照無馀英”則表達了人生的后半段可以追求美好,如同后花園里種植的木槿花一樣,在月光下綻放著美麗的花朵。第五句“及時立功德,身后猶光明”呼吁人們要及時行善,立下功德,死后仍會留下光明的形象。最后兩句“仲尼亦為土,魯人焉敢耕”以孔子的例子告誡人們即使是偉大的人也會歸于塵土,普通人更加不敢過于妄自尊大,應該腳踏實地,努力追求自我修養和生活的價值。
整首詩情感內斂,以簡潔、寥寥數語表達了深沉的哲理,但文字間卻寓意深遠。通過描繪日常生活和表達勵志的主題,詩詞給人以啟迪和鼓勵,呼吁人們把握機遇,追求價值,并將自己的光明留在世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