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陵懷古 / 作者:王珪 |
控帶洪流古帝城,欲尋舊事半榛荊。
六朝山色青終在,千古江聲恨未平。
設(shè)險丘陵荒蔓草,壓村桑柘接新耕。
十年重到無人問,獨立風一愴情。
|
|
金陵懷古解釋: 《金陵懷古》是王珪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描繪了金陵(現(xiàn)今南京)的古跡和歷史景觀,表達了作者對過去繁榮的懷念之情。以下是對該詩詞的分析和賞析:
譯文:
控制洪水的堤岸橫貫古代帝王的都城,
我渴望尋找過去的事物,但半路上被荊棘阻擋。
六朝時期的山巒依然蒼翠,千年江水的聲音仍未平息。
山上的險峻丘陵已經(jīng)被荒草蔓延,壓在村莊的桑樹和柘樹上,新的耕作正在接替。
重回這里已有十年,卻無人問津,我獨自站在風中,感傷無限。
詩意:
《金陵懷古》通過描繪金陵的古跡和景觀,表達了作者對過去輝煌時期的懷念之情。詩中的金陵代表了過去的繁榮和輝煌,而洪流、古帝城、六朝山色和千古江聲則是金陵的象征。然而,隨著歲月的流逝,金陵已經(jīng)不再昔日的繁榮,一些古跡已經(jīng)被荒廢,山川也經(jīng)歷了變化。作者在詩中表達了對這些變遷的感嘆和懷念之情,同時也抒發(fā)了內(nèi)心的孤獨和憂傷。
賞析:
《金陵懷古》以簡潔明快的語言,通過具象的描寫和抒發(fā)情感的方式,展示了作者對金陵的思念之情。詩中的金陵是一個歷史悠久、曾經(jīng)繁榮輝煌的城市,洪流、古帝城、六朝山色和千古江聲等形象,使詩句充滿了歷史的氣息和情感的張力。同時,通過對荒蔓草、村莊、桑柘、新耕等景物的描繪,詩人表達了時光流轉(zhuǎn)、事物更迭的無情,以及自身在時光變遷中的孤獨和憂傷。
整首詩給人一種留戀過去的感覺,作者通過對金陵的描述,勾起了讀者對歷史的思考和回憶,同時也喚起了對人生、歲月流轉(zhuǎn)和時光變遷的思索。詩人的孤獨和憂傷情感,與金陵的變遷和荒廢景象形成了對比,增加了詩的感染力。
《金陵懷古》通過對古城金陵的描繪,展示了作者對過去輝煌時期的懷念之情,以及對時光流轉(zhuǎn)和變遷的思索。這首詩詞既是對歷史的追憶,也是對人生和時光的反思,具有一定的思想內(nèi)涵和情感共鳴,是一首值得品味和欣賞的佳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