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詩一首 / 作者:王珪 |
種竹五七個,結茅三兩間。
稍通溪上路,不礙屋頭山。
黃葉水去住,白云風往還。
生涯只此是,道者少機關。
|
|
詩一首解釋: 《詩一首》是宋代王珪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幅田園景色,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觀察和對生活的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種竹五七個,結茅三兩間。
稍通溪上路,不礙屋頭山。
黃葉水去住,白云風往還。
生涯只此是,道者少機關。
詩意:
詩人描述了一個簡樸的居住環境,表達了對清新自然、寧靜生活的向往。他種植了五到七株竹子,搭建了三兩間茅草屋。屋前有一條小溪,通向遠方的路,又不妨礙屋后的山巒。黃葉隨水流去,白云隨風飄蕩,自然的變換和流動給生活帶來了變化和樂趣。詩人認為,這樣簡樸的生活就是他的全部,真正的道士少有繁瑣的計謀。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寧靜自然的田園景色,展現了詩人對純樸生活的向往。種植竹子和搭建茅草屋象征了質樸和樸素的生活方式,與自然相協調。詩人通過描繪黃葉水去、白云風來,表達了生活的變化和流動性,強調了自然界的無窮魅力。最后,詩人認為這樣的生活方式是最真實、最純粹的,與繁雜的世俗生活相比,更能體現道家的思想和追求。
這首詩詞通過簡單的語言和自然的景象,表達了對寧靜、純樸生活的向往,以及對道家思想的追求。它展示了王珪清新淡泊的詩風,讓人感受到自然與人文的和諧之美。讀者可以在其中感受到一種回歸自然、追求簡樸的生活理念,并思考現代社會中紛繁復雜的生活是否真正符合內心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