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仁宗皇帝挽詞五首 / 作者:王珪 |
憶昨頒遺詔,猶聞玉幾香。
鼎湖龍已去,汾水雁空翔。
北極星辰暗,三山日月長。
宸游在何處,尚想赭袍光。
|
|
仁宗皇帝挽詞五首解釋: 《仁宗皇帝挽詞五首》是宋代文宗皇帝挽聯的五首詩詞,作者是王珪。以下是對這五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第一首:
憶昨頒遺詔,猶聞玉幾香。
鼎湖龍已去,汾水雁空翔。
中文譯文:
回憶昨日頒布的詔令,依然能聞到玉幾散發的香氣。
鼎湖的龍已經離去,汾水上空只有孤雁飛翔。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仁宗皇帝逝世后的離愁別緒。作者回憶起過去,心中依然殘留著皇帝頒布的詔令,仿佛還能聞到他留下的宮廷氣息。然而,仁宗皇帝已經如鼎湖之龍般離去,離世后只剩下孤雁在汾水上空獨自飛翔。這景象暗喻著仁宗皇帝的離世對于朝廷和國家的巨大損失,以及皇帝的高尚品德和仁政對于百姓的影響。整首詩以簡潔的筆觸和寥寥數語,表達了對仁宗皇帝的深深懷念和追思之情。
第二首:
北極星辰暗,三山日月長。
宸游在何處,尚想赭袍光。
中文譯文:
北極星辰黯淡,三山日月依然長。
皇帝的征游在何方,仍然想念他身披赭紅袍的光輝。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對仁宗皇帝征游不歸的思念之情。北極星作為眾星之尊,如今黯淡無光,象征著皇帝已經逝去,世間的光輝變得暗淡。然而,三山依然聳立,日月依然照耀,時間流轉不息,這些景象都在提醒人們皇帝的離去是不可改變的事實。作者追問皇帝的征游去了哪里,仍然懷念他身披赭紅袍的光輝。這里的赭袍象征皇帝的威儀和權力,也代表著仁宗皇帝的仁政和德行。整首詩以對比手法,表達了對皇帝的敬仰和思念之情。
第三首:
瑤臺瓊樹影,玉殿綺樓香。
皇澤當年在,爐煙暗淡光。
中文譯文:
瑤臺上瓊樹投下陰影,玉殿綺樓彌漫著芳香。
皇帝的恩澤當年存在,爐煙微弱的光芒。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對皇帝的恩澤和功績的懷念?,幣_上的瓊樹投下陰影,玉殿和綺樓散發著濃郁的芳香,這些都是皇帝昔日施行恩澤的象征。盡管皇帝已經離世,但他的恩澤和功德依然存在于世間。爐煙微弱的光芒暗示著皇帝的德政已經逐漸衰退,然而即便如此,人們仍然懷念和珍視他過去的恩澤。整首詩以景物描寫和意象的對比,表達了對仁宗皇帝的感恩和懷念之情。
第四首:
青樓人去盡,紅粉雁來頻。
此去何時返,歸期問畫眉。
中文譯文:
青樓的人已經離去,紅粉的雁頻繁歸來。
皇帝何時能夠歸來,歸期只能向畫眉鳥詢問。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對皇帝歸來的期盼和思念之情。青樓的人指的是皇帝所愛的宮女和妃嬪,他們已經離去,不再存在于宮廷。而紅粉雁象征著皇帝的歸來,頻繁歸來的雁表明人們對皇帝回歸的渴望之情。然而,皇帝何時能夠歸來,只能向畫眉鳥尋求答案。畫眉鳥在中國文化中被視為傳遞消息的使者,這里象征著人們對皇帝歸期的期待和盼望。整首詩以對比手法,表達了對皇帝歸來的渴望和思念之情。
第五首:
明月樓臺上,花影禁苑中。
高歌當管弦,神馳翻北風。
中文譯文:
明亮的月亮在樓臺上,花影映照在禁苑中。
高歌正當管弦之間,心靈飛翔如北風。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對皇帝的頌揚和贊美之情。明亮的月亮在樓臺上照耀,花影映照在禁苑中,景象美好而莊嚴。高歌正當管弦之間,表達了對皇帝的贊美之聲。而心靈飛翔如北風,則象征著皇帝的偉大和崇高。整首詩以景物描寫和比喻手法,表達了對仁宗皇帝的頌揚和崇敬之情。
總的來說,王珪的這五首《仁宗皇帝挽詞》通過對景物描寫、意象的運用以及對比手法,表達了對仁宗皇帝的懷念、思念、敬仰和頌揚之情。他將皇帝離世后的景象與過去的輝煌進行對照,表現出對皇帝德政和恩澤的稱頌,以及對他歸來的期盼和渴望。這五首詩詞充滿了深情和感懷,展現了作者對仁宗皇帝的深深敬意和懷念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