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寄公儀四首 / 作者:王珪 |
紫掖新書換使符,春晴紅旆照行艫。
曾持白簡風何厲,更伏青蒲論益孤。
月露清吟應到骨,江山別夢欲成圖。
聞教雙鶴先歸去,還到遼城似舊無。
|
|
又寄公儀四首解釋: 《又寄公儀四首》是宋代王珪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紫掖新書換使符,春晴紅旆照行艫。
曾持白簡風何厲,更伏青蒲論益孤。
月露清吟應到骨,江山別夢欲成圖。
聞教雙鶴先歸去,還到遼城似舊無。
譯文:
新冊命令從紫宮寄來,春天晴朗,紅色旗幟飄揚在船上。
曾經手持白色文憑,風聲何其凜冽,更加低頭默默地思考。
月亮的露水灑下,清吟聲應該傳到骨髓中,我對江山的離別夢想渴望成真。
聽說告訴雙鶴先回去,但他們又回到了遼城,仿佛時間沒有改變。
詩意:
這首詩通過描繪詩人在辭行中的情景,表達了離別的苦澀和對未來的希望。詩人以一種深情的語言,借助春天的景象和自然的意象,表達了對國家和事業的思念和對前程的期待。他思考著自己曾經執掌權柄、追求功名的往事,卻發現孤獨和離散的境況。他清楚地意識到,自己的夢想可能不會成真,但仍然對未來充滿了希望。
賞析:
這首詩詞運用了典型的宋詞寫作技巧,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表達內心感受來表達詩人的情感和思考。詩人以春天的明媚和紅旗的鮮艷為背景,將自己的內心世界與外部環境相結合,傳達了一種深沉的離別情感。詩中的月露清吟和江山別夢,表達了詩人對離別的思念和對未來的渴望。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聽聞雙鶴已經回去,但他們又回到了遼城,這種回歸仿佛時間沒有改變的意象,暗示了歷史的循環和命運的無常。整首詩意境高遠,感情真摯,通過對離別和夢想的描繪,展現了詩人的豪情壯志和對未來的烏托邦式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