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贈黃山人 / 作者:蘇軾 |
面頰照人元自赤,眉毛覆眼見來烏。
倦游不擬談玄牝,示病何妨出白須。
絕學已生真定惠,說禪長笑老浮屠。
東坡若肯三年住,親與先生看藥爐。
|
|
贈黃山人解釋:
《贈黃山人》
面頰照人元自赤,
眉毛覆眼見來烏。
倦游不擬談玄牝,
示病何妨出白須。
絕學已生真定惠,
說禪長笑老浮屠。
東坡若肯三年住,
親與先生看藥爐。
中文譯文:
面頰照人本來紅,
眉毛垂下覆蓋眼睛烏。
疲倦漫游不談玄妙之事,
展示病態又何妨有白發。
絕學已經生出真正的定惠,
說禪法時長笑老佛像。
如果東坡肯在這里住上三年,
我愿與您一同觀看藥爐。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蘇軾所作,題目為《贈黃山人》。詩中表達了詩人對黃山人的贊賞和傾佩之情。
詩的第一句描述了黃山人面頰的紅潤,表現出他的精神飽滿和容光煥發。第二句描繪了他濃密的黑眉,將眼睛遮蔽得看不見。這兩句通過對黃山人外貌的描繪,展示了他的形象特點,同時也暗示了他內心深藏的智慧和神秘。
第三句詩人表達了黃山人不愿談論深奧玄妙之事的態度。他并不追求虛幻的理論,而是注重實際的行動和實踐。第四句則表達了詩人認為示病并不妨礙黃山人的表現和發揮,即使有白發也不妨礙他的精神風采。
接下來的兩句中,詩人稱贊黃山人已經掌握了真正的定惠,即參透了禪宗的精髓。他在講授禪法時總是面帶微笑,仿佛是一個老佛像一樣。這里詩人對黃山人的智慧和修行給予了贊賞和認可。
最后兩句詩中,詩人表達了他希望蘇東坡(蘇軾自己)能夠在這里與黃山人共同居住三年的愿望。他愿意與黃山人一同觀看藥爐,這里的藥爐可以被理解為修行的象征,也暗示了他希望與黃山人一同研究和探討禪宗的奧義。
整首詩以簡潔而精準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黃山人的欽佩和愿望,同時展現了禪宗的思想和修行的境界。詩人通過描繪黃山人的形象和表達對其智慧的贊美,呈現出一種虛實結合、內外兼修的禪宗意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