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挽胡信芳上舍二首 / 作者:王珪 |
清弋江村外,工山右縣邊。
追游曾結社,許與更忘年。
郢斬無為質,牙琴有絕弦。
巾箱遺墨在,披閱一潸然。
|
|
挽胡信芳上舍二首解釋: 《挽胡信芳上舍二首》是宋代王珪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對離別友人胡信芳的思念之情。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挽胡信芳上舍二首
清弋江村外,
工山右縣邊。
追游曾結社,
許與更忘年。
郢斬無為質,
牙琴有絕弦。
巾箱遺墨在,
披閱一潸然。
譯文:
在清澈的弋江村外,
工山的右側邊緣。
曾一起游玩結伴,
許下共同度過忘年。
郢斬無為質,
牙琴的弦已斷。
背上的巾箱留下了墨跡,
心中讀來,令人潸然淚下。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流暢的詞章表達了作者對胡信芳的深深思念之情。詩中描繪了兩人曾一起游玩的景象,以及他們共同度過的忘年時光。作者用"郢斬無為質"來形容胡信芳的才華出眾,意味著他的才能被埋沒無用。而"牙琴有絕弦"則象征著友人之間的聯系被斷絕,弦已斷,再也無法奏出和諧的音樂。最后兩句"巾箱遺墨在,披閱一潸然"表達了作者在閱讀胡信芳的遺作時的感受,心情激蕩,不禁淚流滿面。
這首詩以婉約的筆調表達了作者對友情的珍惜和離別的傷感,展現了宋代文人的情感細膩和對友情的深沉體驗。通過描寫胡信芳的才華被埋沒和友情的終結,詩人表達了對離別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對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感慨。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流暢的韻律和深情的意境,給人一種回味無窮的感覺,讓讀者感受到離別的苦澀和人生的無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