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擬試置章御座二首 / 作者:王珪 |
睿聽來嘉論,憂勸政事昌。
颙颙瞻帝座,諤諤置臣章。
語切青規上,文留黼扆旁。
受言初拜禹,罪已忽興湯。
進牖須盈幾,垂衣豈下堂。
只應千載治,危諫屬忠良。
|
|
擬試置章御座二首解釋: 《擬試置章御座二首》是宋代王珪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睿聽來嘉論,憂勸政事昌。
颙颙瞻帝座,諤諤置臣章。
語切青規上,文留黼扆旁。
受言初拜禹,罪已忽興湯。
進牖須盈幾,垂衣豈下堂。
只應千載治,危諫屬忠良。
詩意:
這首詩詞以古代官員置章進諫的場景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朝廷政治的關切和忠誠。詩中描繪了皇帝居于御座之上,仔細傾聽著來自朝臣的良言,并且贊賞那些忠于國家的進諫之章。作者認為,言辭應當切中要害,文字應當留在御案的旁邊,這樣才能得到皇帝的重視和采納。他還引用了禹和湯的典故,表達了自己對于進諫之言有時會被誤解或拒絕的憂慮。最后,詩人呼吁皇帝應該時刻保持著對于治理國家的慎重和謹慎,而對于忠誠而直言不諱的進諫者應該給予重視和支持。
賞析:
《擬試置章御座二首》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現了官場中進諫的重要性和困難。詩中運用了許多修辭手法,如對仗、排比和典故等,以增強詩詞的雄渾感和表達力。作者通過描述皇帝的舉止和態度,展示了一個明君應有的聰明睿智和謙虛謹慎。此外,詩人還表達了對于忠誠進諫的官員的贊賞和支持,強調了言者無罪的觀念。整首詩以婉約的風格,表達了作者對于朝廷政事的關切和對國家治理的期望。
這首詩詞通過對古代政治場景的描繪,探討了進諫的重要性和困難,強調了忠誠和直言不諱的品質在治理國家中的價值。同時,詩詞也呼喚了一個明君應有的行為準則和態度,為讀者展示了一種理想的政治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