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吳促庶待制出守長沙 / 作者:王珪 |
畫船催鼓送將行,一醉離觴下玉京。
延閣漏間空紫橐,洞庭波起獵紅旌。
曾冠獬廌奸回讋,卻佩龍泉種落驚。
莫向江城嘆卑濕,賈生不信使群榮。
|
|
送吳促庶待制出守長沙解釋: 《送吳促庶待制出守長沙》是宋代王珪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王珪送別吳促庶出任長沙守將的場景。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畫船催鼓送將行,一醉離觴下玉京。
延閣漏間空紫橐,洞庭波起獵紅旌。
這首詩詞以送別吳促庶出任長沙守將為主題,詩人描繪了離別的場景。第一句描述了畫船上催動(dòng)鼓聲,象征著吳促庶的出發(fā)。第二句描繪了餞行時(shí)的歡樂,詩人提到了離別前的一次飲宴,以及將要離開的地方——玉京,這里指的是長沙。玉京是古代神仙居住的地方,暗示了長沙的美好與重要性。
第三句描述了延閣中的漏水聲,暗示時(shí)間的流逝。紫橐是古代官員使用的紫色筆套,空紫橐表示長沙官府的空缺,吳促庶離任后將留下空缺之處。第四句描繪了洞庭湖上波濤洶涌,并有紅色的獵旗在飄揚(yáng),這象征著吳促庶離開后的熱鬧和喧囂。
曾冠獬豸奸回賊,卻佩龍泉種落驚。
莫向江城嘆卑濕,賈生不信使群榮。
接下來的兩句是對(duì)吳促庶的贊美。詩中提到了吳促庶的身上佩戴的兩種珍貴的物品。獬豸是古代傳說中的神獸,代表著吉祥和高貴;龍泉是一種上等的寶石,象征著尊貴和榮耀。這兩句表達(dá)了吳促庶高尚的品質(zhì)和令人欽佩的才華。
最后兩句是詩人對(duì)江城(長沙)的勸告。詩人告誡吳促庶不要向江城抱怨自己的卑微和困苦,因?yàn)榻鞘且粋€(gè)充滿榮耀和繁榮的地方,賈生則指代了古代文人賈誼,他不相信吳促庶會(huì)給江城帶來榮耀和光彩。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離別的場景和對(duì)吳促庶的贊美,展現(xiàn)了詩人對(duì)吳促庶的敬佩和對(duì)長沙的期望,同時(shí)也表達(dá)了對(duì)吳促庶在新職位上能夠有所作為的期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