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池亭月下獨坐 / 作者:王珪 |
游云銷盡月當空,危坐西軒快水風。
往恨忽從中夜起,賞心難與故人同。
鼠驚琴匣聞余響,螢度蓮塘見亂紅。
星薄漏稀猶不寐,寒聲通夕戰疏桐。
|
|
池亭月下獨坐解釋: 《池亭月下獨坐》是宋代文學家王珪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池亭中獨坐,觀賞月色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在夜晚思念故人時的心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游云銷盡月當空,
危坐西軒快水風。
往恨忽從中夜起,
賞心難與故人同。
鼠驚琴匣聞余響,
螢度蓮塘見亂紅。
星薄漏稀猶不寐,
寒聲通夕戰疏桐。
詩意和賞析:
詩詞以月下獨坐的情景為中心,表達了作者的思念之情和心境。首句描寫了游云消散后,明亮的月光高掛天空,為整個夜晚增添了一種靜謐的氛圍。接著,詩人形容自己危坐在西軒之上,感受著快速流動的水風。這種環境的營造使得作者的心情更加安寧和舒適。
第三句以“往恨”來形容作者對過去的思念之情突然間涌上心頭,這種懷舊之情在深夜中突然襲來。在這樣的夜晚,賞心之事難以與故人分享,表達了作者對故人的思念之情。
下半部分的詩句通過一系列的景物描寫,進一步營造了夜晚的氛圍。鼠驚琴匣聞余響,揭示了作者孤獨的身影和寂靜的環境。螢火蟲在蓮塘上飛舞,猶如紛亂的紅色,使整個景象更加生動。星星稀疏,漏水聲細微,這種微弱的聲音也無法打破作者的寂寞和難以入眠的狀態。最后一句以“戰疏桐”來形容夜間孤寂的寒冷聲音,增強了整個詩詞的意境和氣氛。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作者在池亭中的獨坐情景,以及對故人的思念之情,展現了一種寂寞、懷舊和對過去美好時光的回憶。同時,通過對夜晚環境中的細膩描寫,增添了一種幽靜、寒冷的氛圍,使讀者能夠更好地感受到作者內心的情感和詩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