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陵會月 / 作者:王珪 |
疏颯水風起,此宵何太清。
危樓人未下,獨樹鳥頻驚。
寒漏三更急,秋江萬里橫。
凄然六朝恨,依舊照空城。
|
|
金陵會月解釋: 《金陵會月》是宋代文人王珪的一首詩詞。這首詩以金陵(即南京)的夜晚景色為背景,描繪了一幅寂靜而凄涼的畫面。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疏颯水風起,此宵何太清。
危樓人未下,獨樹鳥頻驚。
寒漏三更急,秋江萬里橫。
凄然六朝恨,依舊照空城。
這首詩詞的詩意是描繪了金陵(南京)夜晚的景色和氛圍。首句“疏颯水風起,此宵何太清”表達了夜晚的寧靜和涼爽,水面上微風拂動,使得夜晚顯得異常清澈。接著的“危樓人未下,獨樹鳥頻驚”描繪了高樓上的人還未下來,孤獨的樹上的鳥兒被各種聲響驚擾,增加了寂靜的氣氛。第三句“寒漏三更急,秋江萬里橫”通過形容寒冷的漏聲,強調了夜晚的寒冷和寂靜,同時秋江的寬廣和長遠也給人以無限遐想。最后一句“凄然六朝恨,依舊照空城”表達了詩人對過去輝煌六朝時期的懷念和悲傷之情,空城的照耀也映照著當下的凄清。
這首詩詞以清新、寂靜和凄涼之情為主題,通過描繪夜晚的景色與氛圍,表達了詩人對過去輝煌的六朝時期的懷念和對現實的凄涼感受。通過細膩的描寫,詩人成功地營造出一種寧靜而凄然的氛圍,使讀者在詩意的渲染下,感受到了歲月的更迭與人事的無常。這首詩詞以其獨特的意境和情感表達,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寂靜而思考的空間,引發了對歷史的反思和對人生的感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