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汪叔志赴平江州同知 / 作者:王珪 |
鵠袍纏御便牙緋,笑我山中芰制衣。
姓字兩回香桂籍,聲華一日動天扉。
政有霜螯須別駕,待呼巴菊壽茲闈。
千古岳陽登覽地,好詩相記莫相違。
|
|
送汪叔志赴平江州同知解釋: 《送汪叔志赴平江州同知》是宋代王珪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送汪叔志赴平江州同知。
鵠袍纏御便牙緋,笑我山中芰制衣。
姓字兩回香桂籍,聲華一日動天扉。
政有霜螯須別駕,待呼巴菊壽茲闈。
千古岳陽登覽地,好詩相記莫相違。
詩意:
這首詩是王珪送別汪叔志赴任平江州同知的作品。詩中通過描寫汪叔志的形象和品質,表達了對他的贊賞和祝福,同時也展示了王珪對詩歌創作的熱愛和追求。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和凝練的形象展現了作者對汪叔志的贊頌之情。首先,詩中提到了鵠袍(古代官員的禮服)和御便牙緋(指官袍上的紅色裝飾),這些都是象征汪叔志身份和地位的物件,顯示了他的品質和才干。接著,作者以幽默的口吻描述了自己制作衣服的芰草,以對比汪叔志的高貴和自己的平凡,突出了他的仰慕之情。
詩的后半部分,作者通過提到汪叔志的姓字來表達對他的推崇。姓字兩回香桂籍,指汪叔志的姓氏和字號都與高尚的香桂有關,突出了他的家世和身份。而聲華一日動天扉,表達了汪叔志的聲望和才華能夠改變時代的門戶。這部分展示了作者對汪叔志的敬佩和對其未來的期許。
詩的結尾,作者提到了政有霜螯須別駕,待呼巴菊壽茲闈。這里表達了對汪叔志在政治上的期待,希望他能有所作為,有所成就。最后兩句千古岳陽登覽地,好詩相記莫相違,表達了對岳陽名勝的向往,并對汪叔志的才華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創作出優秀的詩作,留名青史。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汪叔志的贊美和祝福,展示了作者對他的敬佩和對詩歌創作的熱愛。同時,詩中蘊含了對政治和文學的追求和希望,展現了王珪的情感和思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