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聞琵琶 / 作者:王珪 |
夜拍水云非故鄉,未聞終曲已凄涼。
舟中月白寒江闊,馬上酸風紫塞長。
思婦有懷停別杵,征人無語對清觴。
平時不見秦城役,余韻空傳戰壘荒。
|
|
聞琵琶解釋: 《聞琵琶》是宋代王珪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夜晚在水云之間拍動琵琶的聲音,不是我故鄉的聲音。雖然還沒有聽到最后一曲,但已經感受到了凄涼之意。在船中,明亮的月光照耀著廣闊的寒江,坐在馬上,吹來的寒風吹過紫色的關塞。思念的婦人停下了手中的別杵,征戰的人默默對飲清酒。往常不曾見到秦城的戰事,但余音卻傳來戰壕的荒涼。
詩意:
《聞琵琶》以琵琶的聲音為線索,描繪了一幅凄涼的畫面。詩人在異鄉夜晚聽到琵琶聲,思念故鄉,感嘆人事如夢、歲月如歌。詩中運用了月亮、江河和關塞等景物,以及思婦和征人的形象,表達了對離散和戰亂所帶來的傷感和思念之情。
賞析:
《聞琵琶》通過描寫琵琶聲和不同的景物,傳達了詩人內心的感受和對故鄉的思念之情。詩中的水云、月光、寒江和紫塞等景物形象描繪生動,給人以凄涼、寂寥的感覺。琵琶聲在夜晚的水云之間回蕩,表達了詩人遠離故鄉的孤獨和思鄉之情。詩詞中的思婦和征人形象寄托了詩人對家人和親友的思念,以及對參與戰亂的人們的祝福和關懷。整首詩以琵琶聲為線索,通過景物描寫和人物形象的襯托,展示了對故鄉和和平的向往,以及對戰亂和離散的憂慮和感慨。
這首詩詞以其凄涼的意境、精細的描寫和深沉的情感,表達了詩人對故鄉的思念和對戰亂的憂慮。它通過琵琶聲、月光、寒江和紫塞等意象,使讀者產生強烈的心靈共鳴,感受到作者內心深處的情感與痛苦。詩詞以簡潔凝練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動人的畫面,讓讀者在感受美的同時,也思考人生和社會的變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