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海州樓 / 作者:王珪 |
城外滄溟日夜流,城南山直對城樓。
溪田雨足禾先熟,海樹風高葉易秋。
疏傅里閭尋故老,秦皇車甲想東游。
客心不待傷千里,檻外風煙盡是愁。
|
|
登海州樓解釋: 《登海州樓》是宋代王珪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登上海州樓后的景象和詩人的感慨。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城外的滄溟日夜流動,城南的山直直對著城樓。
溪邊田野雨水豐沛,禾苗比其他地方先熟。
海邊的樹葉在高風中輕易飄落,預示著秋天的到來。
我漫步在疏傅里閭,尋找著那些已逝的老友。
想象著秦皇帝的車甲,他曾遠游東方的壯麗景色。
作為客人,我不再受傷于千里之遙,
但站在樓上,看著檻外的風云,心中滿是憂愁。
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和歷史人物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zhuǎn)和人事變遷的感慨。城外的滄溟不斷流動,山巒直對城樓,展示了大自然與人類社會的長久存在。禾苗比其他地方先熟,樹葉易飄落,通過自然的變化暗示了歲月的流轉(zhuǎn)和人事的消逝。詩人在疏傅里閭尋找故友,想象著秦皇帝的征戰(zhàn),表達了對過去時光的思念和對歷史人物的敬仰。詩的結(jié)尾以客人的身份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的淡定,但站在樓上,看著外面的風云,心中卻充滿了愁苦之情。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展現(xiàn)了詩人對時光的感慨和對人世間變遷的思考,給人以深思和共鳴之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