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皇帝冬至御大慶殿舉第二盞酒奏嘉禾之曲 / 作者:王珪 |
太平之符,昭發眾瑞。
爰有嘉禾,異龍合穗。
大田如云,既獲既刈。
野人愉愉,不亦有歲。
|
|
皇帝冬至御大慶殿舉第二盞酒奏嘉禾之曲解釋: 《皇帝冬至御大慶殿舉第二盞酒奏嘉禾之曲》是宋代文官王珪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中的"太平之符,昭發眾瑞"表達了國泰民安、祥瑞盈門的美好景象。"爰有嘉禾,異龍合穗"則描繪了一幅豐收的場景,嘉禾象征著豐收的禾稼,異龍則指代異常壯美的稻穗。"大田如云,既獲既刈"形容著田野一片繁茂,豐收的喜悅充斥其中。"野人愉愉,不亦有歲"則表達了農民們歡欣鼓舞、樂享豐收的心情。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農田豐收的景象,寄托了作者對太平盛世的美好祝愿。"太平之符"表明了社稷安定、國家繁榮的景象,"昭發眾瑞"則顯示了吉祥如意、瑞氣盈門的喜慶景象。嘉禾和異龍合穗的描繪,強調了豐收的喜悅和農民們的幸福。"大田如云"則形象地描繪了農田的廣袤和豐收的情景。最后一句"野人愉愉,不亦有歲"表達了農民們對豐收年景的歡欣和對太平歲月的祈盼。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通過描繪農田豐收的景象,展現了作者對太平盛世和農耕文明的贊美。同時,它也表達了對農民們勤勞努力、樂享豐收的敬意,以及對社會穩定繁榮的美好期望。整體上,這首詩詞既展現了農耕文明的繁榮景象,又傳遞了對和平幸福生活的向往,具有深刻的詩意和人文情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