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損齋主簿見示游廣教和劉朔齋詩次韻 / 作者:王珪 |
紅葉村邊白版扉,林間剝啄愧新知。
離居自信難同俗,載酒何時許問奇。
黃蘗人亡空有寺,錦袍仙去更無詩。
知君此日登臨意,不比兒曹飽腹嬉。
|
|
劉損齋主簿見示游廣教和劉朔齋詩次韻解釋: 《劉損齋主簿見示游廣教和劉朔齋詩次韻》是宋代文人王珪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紅葉村邊白版扉,
在紅葉村的邊上是一扇白色的門,
林間剝啄愧新知。
在林間,鳥兒發出叫聲,感到自愧不如新知。
離居自信難同俗,
離開家鄉,自信心難以與世俗相同,
載酒何時許問奇。
何時才能載著美酒,尋求奇異之事。
黃蘗人亡空有寺,
黃蘗人已逝,只剩下空寂的寺廟,
錦袍仙去更無詩。
錦袍的仙人也已離去,再無人能寫出詩篇。
知君此日登臨意,
知道你今日登臨的用意,
不比兒曹飽腹嬉。
不像一些兒童般滿足于飽腹和嬉戲。
這首詩以景物寫人,通過紅葉村的白色門扉和林中的鳥鳴,表達了作者對自己知識的不足和對新知識的渴望。作者離開家鄉,自信心與世俗產生了隔閡,渴望能夠有機會載酒尋奇。接著,詩中描繪了黃蘗人已逝、錦袍仙人離去的情景,暗示了時光流轉和人事易逝的無常。最后,作者表達了對讀者今日登臨的用意的理解,認為這種用意與那些只滿足于物質享受和嬉戲的人不同。
整首詩通過景物與人物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于知識的追求和對于物質享受的批判。通過描繪離居、逝去的人和事物,以及對于新知識和登臨的渴望,詩中蘊含著對于人生意義和價值觀的思考。讀者在欣賞這首詩時,可以感受到作者內心的孤獨和對于精神追求的堅持,同時也引發對于人生意義和對于知識與享樂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