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較藝將畢呈諸公 / 作者:王珪 |
文昌宮晨柳依依,誰折長條贈我歸。
雨潤紫泥昏詔墨,風吹紅蕊上朝衣。
玉堂燕子應先入,朱閣楊花已半飛。
寒食未過春景熟,好同天陌去騑騑。
|
|
較藝將畢呈諸公解釋: 《較藝將畢呈諸公》是宋代王珪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晨柳依依,文昌宮中的柳樹依然婉轉地搖曳著。
誰折長條贈我歸,不知是誰采摘了一枝長柳送給了我。
雨潤紫泥昏詔墨,雨水滋潤著紫色的泥土,昏暗的詔書上寫滿了墨跡。
風吹紅蕊上朝衣,微風吹拂著紅色花蕊上的朝服。
玉堂燕子應先入,燕子們應該率先飛入玉堂。
朱閣楊花已半飛,朱紅色的閣樓上的楊花已經飄落了一半。
寒食未過春景熟,寒食節還沒有過去,而春天的景色已經成熟。
好同天陌去騑騑,愿與你一同去行走在田野間,邁著輕快的步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春日的早晨景象。晨曦中,文昌宮的柳樹搖擺著,給人以婉轉柔美的感受。詩中的主人公收到了一枝柳條作為禮物,但不知道是誰送給他的。雨水滋潤著紫泥,昏暗的詔書上有著濃墨的痕跡。微風吹拂著紅色花蕊上的朝服,給人一種輕盈、愉悅的感覺。詩中還描述了燕子飛入玉堂和楊花飄落的景象,春天的景色已經成熟,而寒食節尚未過去。最后,詩人表達了自己愿與他人一同去田野間漫步的心愿。
這首詩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春日的景象,通過景物的描寫傳達出一種輕松、愉悅的氛圍。詩人運用了自然景物和季節變換的形象,以及人物活動的描寫,展示了春天的生機和活力。整體而言,這首詩情景交融,給人以一種寧靜、舒適的感受,展現了王珪細膩的詩歌表達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