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藻為旒 / 作者:王珪 |
端扆垂君治,颙昂十二旒。
藻文兼組爛,玉氣若虹浮。
體重宸居邃,仁深帝視收。
珠光延外燭,星采會中稠。
法服雖同盛,巖廊自舜游。
無為格天下,涵德永孚休。
|
|
采藻為旒解釋: 《采藻為旒》是宋代王珪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崇高的形象,展現了君主的智慧和仁德。
詩詞的中文譯文:
端扆垂君治,颙昂十二旒。
藻文兼組爛,玉氣若虹浮。
體重宸居邃,仁深帝視收。
珠光延外燭,星采會中稠。
法服雖同盛,巖廊自舜游。
無為格天下,涵德永孚休。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華麗的辭章描繪了一個君主的威嚴和仁德。首先,詩中提到君主端坐在高高的御座上,威嚴地治理國家。十二旒是古代帝王的頭飾,象征著尊貴和權威。
接下來,詩人用絢麗的詞藻描繪了君主的美好形象。藻文兼組爛,形容君主的御服華麗絢麗,充滿了珠玉的光彩。君主的氣質猶如彩虹般懸浮在空中,散發著寶石般的光芒。
詩中還表達了君主的智慧和仁德。君主的身姿莊重肅穆,體現了他的崇高地位。他的仁德深厚,贏得了帝王的贊賞和愛戴。珠光照亮了宮殿的外面,星辰采集在宮殿的中央,形成了燦爛的景象。
最后兩句表達了君主無為而治的理念。雖然君主身上穿著華麗的法服,但他卻像舜帝一樣游歷在巖廊之間,與百姓親近。他不以權勢凌駕于天下,而是以涵養德行治理國家,使百姓安居樂業。
這首詩以華麗的辭章和美好的形象,贊美了一位智慧仁德的君主,展示了他的威嚴和治國之道。它反映了宋代時期君主理想化的形象,強調了仁德治國的重要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