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聞種諤米脂川大捷 / 作者:王珪 |
神兵十萬忽乘秋,西磧妖氛一夕收。
匹馬不嘶榆塞外,長城乍起玉關頭。
君王別繪凌煙閣,將帥今輕定遠侯。
莫道無人能報國,紅旗行去取涼州。
|
|
聞種諤米脂川大捷解釋: 《聞種諤米脂川大捷》是宋代王珪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種諤率領十萬神兵在秋天出征西磧,打敗了妖氛四起的敵軍。詩詞表達了種諤的英勇和戰功,并強調了他對國家的忠誠和報效。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神兵十萬忽乘秋,
西磧妖氛一夕收。
匹馬不嘶榆塞外,
長城乍起玉關頭。
君王別繪凌煙閣,
將帥今輕定遠侯。
莫道無人能報國,
紅旗行去取涼州。
詩詞通過描繪種諤統領的神兵突然在秋天出征的場景,表達了他的英勇和決心。"神兵十萬忽乘秋"這句描寫了士兵們迅速出發的氣勢和壯麗。接下來的"西磧妖氛一夕收"表明種諤成功地擊敗了阻擋他們的敵軍,平定了戰亂和動蕩。
詩詞中提到的"匹馬不嘶榆塞外"和"長城乍起玉關頭"用意象描寫了種諤的英勇和膽識。他的戰馬在榆塞外不需吆喝就能奔馳,而長城在玉關頭突然升起,顯示了他的軍事智慧和決斷力。
接下來的兩句"君王別繪凌煙閣,將帥今輕定遠侯"表明種諤的功績和地位。他的功勞和忠誠使得君王不再需要為他繪制凌煙閣這樣的殊榮,而種諤也因此得以晉升為定遠侯。
最后兩句"莫道無人能報國,紅旗行去取涼州"傳達了種諤對國家忠誠的情感和使命。他告誡人們不要說沒有人能為國家做出貢獻,他將率領紅旗軍前往涼州,繼續戰斗和捍衛國家的安全。
這首詩詞展示了種諤的英勇和忠誠,贊頌了他在戰場上的戰功,并表達了對國家的熱愛和報效。通過描繪壯麗的戰爭場景和英勇的形象,詩詞充滿了激情和豪情,表達了作者對種諤的敬佩和對國家的祝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