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詠淮陰侯 / 作者:王珪 |
秦王日兇慝,豪杰爭共亡。
信亦胡為者,劍歌從項梁。
項羽不能用,脫身歸漢王。
道契君臣合,時來名位彰。
北討燕承命,東驅楚絕糧。
斬龍堰濉水,擒豹熸夏陽。
功成享天祿,建旗還南昌。
千金答漂母,百錢酬下鄉。
吉兇成糾纏,倚伏難預詳。
弓藏狡兔盡,慷慨念心傷。
|
|
詠淮陰侯解釋: 譯文:
贊歌淮陰侯
秦王兇惡暴戾,英勇之士同心毀亡。
浪子亦胡為所使,劍歌隨從項梁。
項羽心志未成功,脫身回歸漢王。
信仰與君臣合一,時機來臨名位顯揚。
北征途中燕王托命,東擊楚國斷糧。
斬龍堰與濉水戰,俘虎豹于夏陽。
功業完成享福祿,建旗回歸南昌。
千金酬答漂泊的母親,百錢回報下鄉人民。
吉兇事事交纏不斷,倚仗即使難以預測。
弓藏狡兔已盡數,慷慨之心感憂傷。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王珪贊美淮陰侯項羽的作品,通過描述項羽在戰爭中的英勇事跡和為人的品質,表達了對他的敬佩之情。詩中描繪了秦王兇暴的統治以及豪杰奮起反抗的場景,展現了項羽毅然投身反秦大業的決心和勇氣。他經歷了許多艱難困苦的戰斗,取得了多次重要的戰役勝利,最終成為漢王劉邦的重要將領。詩中還提到項羽對待母親和鄉鄰的慷慨大方,凸顯了他的高尚品德。然而,詩的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命運的思考和擔憂,表示吉兇無法預料,人生的變數無法避免,引發人們對命運的思考。整首詩既歌頌了項羽的功績,又對人生的無常和命運的輪回進行了思考,具有深遠的意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