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爛柯山 / 作者:薛戎 |
登巖已寂歷,絕頂更岧峣.響像如天近,窺臨與世遙。
悠然暢心目,萬慮一時銷。
圣游本無跡,留此示津梁。
架險知何適,遺名但不亡。
只今成佛宇,化度果難量。
二仙行自適,日月徒遷徙。
不語寄手談,無心引樵子。
蒙分一丸藥,相偶窮年祀。
仙山習禪處,了知通李釋。
昔作異時人,今成相對寂。
便是不二門,自生瞻仰意。
|
|
游爛柯山解釋: 《游爛柯山》中文譯文:
登上巖石,已經寧靜而漫長,絕頂更高聳。回響仿佛近在天邊,窺視頂峰與世界遙遠。心曠神怡,憂慮一時消失。圣人的行跡本無定處,留下此地示教育。攀爬險峻之處,知曉何去何從,名字會留下,但不永世流傳。如今,成為佛教的寺廟,化度眾生果難以衡量。兩位仙人漫步而來,日月僅僅是移動。沉默無語傳遞訊息,無意引導砍柴人。感激得到一顆藥丸,相互陪伴度過漫長歲月。仙山是修行禪悟之地,已經了解傳統佛教思想。曾經在不同時代成為異類,如今相對長眠。這就是不二之門,自然而然地散發出敬仰之意。
詩意和賞析:
《游爛柯山》以描寫山寺環境為主線,通過峰巔的散步、觀景等情境,表達出作者對山寺和佛教的宣揚和贊頌之情。詩歌中融入禪宗的修行與人生哲理,表達出對心靈的寧靜和深遠思考。通過對佛教的描述,顯示出對佛教的崇敬與景仰,并結合自己的感慨和思考,展示了詩人對人生和境界的思索和追問。整首詩語言簡練、修辭精妙,通過描寫山峰、佛教等元素,既增加了詩歌的藝術感染力,又突出了詩人對佛教和山寺的認同和敬仰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