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夕聞雁 / 作者:于鄴 |
星漢欲沈盡,誰家砧未休。
忽聞涼雁至,如報杜陵秋。
千樹又黃葉,幾人新白頭。
洞庭今夜客,一半卻登舟。
|
|
秋夕聞雁解釋: 《秋夕聞雁》是唐代于鄴的一首詩。詩中描寫了秋天的夜晚,聽到涼雁歸來的情景。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星漢欲沈盡,
誰家砧未休。
忽聞涼雁至,
如報杜陵秋。
千樹又黃葉,
幾人新白頭。
洞庭今夜客,
一半卻登舟。
詩意是描繪了一個秋日的夜晚,星空漸漸暗淡,家家戶戶的砧板聲未曾停歇。突然,聽到涼雁歸來的聲音,宛如告知了杜陵的秋季已至。樹上的葉子漸漸變黃,有幾位中年人開始發白。而作者于鄴此時身在洞庭湖畔,今夜的客人中有一半卻要登上船只離開。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秋天夜晚的景色,通過描寫星空、砧板聲和涼雁的召喚,展示了秋季的到來。詩人運用細膩的描寫,將人與自然景色相融合,讓讀者感受到秋天的深情和無常。詩的結尾一半卻登舟,暗示著作者經歷了離別和辛酸,增加了詩的深意和情感色彩。整首詩抒發了對時間流逝和人事變遷的感慨,顯示了唐代詩人善于抓住瞬間美和感慨生命飄忽的特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