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戴蒙赴成都玉局觀將老焉 / 作者:蘇軾 |
拾遺被酒行歌處,野梅官柳西郊路。
聞道華陽版籍中,至今尚有城南杜。
我欲歸尋萬里橋,水花風葉暮蕭蕭。
芋魁徑尺誰能盡,榿木三年已足燒。
百歲風狂定何有,羨君今作峨眉叟。
縱未家生執戟郎,也應世出埋輪守。
莫欺老病未歸身,玉局他年第幾人。
會待子猷清興發,還須雪夜去尋君。
|
|
送戴蒙赴成都玉局觀將老焉解釋:
《送戴蒙赴成都玉局觀將老焉》是蘇軾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拾遺被酒行歌處,
野梅官柳西郊路。
聞道華陽版籍中,
至今尚有城南杜。
我欲歸尋萬里橋,
水花風葉暮蕭蕭。
芋魁徑尺誰能盡,
榿木三年已足燒。
百歲風狂定何有,
羨君今作峨眉叟。
縱未家生執戟郎,
也應世出埋輪守。
莫欺老病未歸身,
玉局他年第幾人。
會待子猷清興發,
還須雪夜去尋君。
詩意:
這首詩寫的是蘇軾送別戴蒙赴成都,擔任玉局觀將的場景。詩人在行酒送別的時候,經過西郊的野梅和官柳,聽說華陽版籍中還收錄著他的作品,然后提到成都城南的杜牧依然流傳在世。詩人表達了自己想要回去尋找萬里橋的愿望,但是水面上的波浪和樹葉在暮色中沙沙作響。詩中還提到了芋魁(一種植物)的莖徑已經有尺許高,榿木已經燃燒了三年。詩人感嘆百歲之人的豪情已經消失,羨慕戴蒙現在過著寧靜的生活。即使自己沒有出人頭地,也應該在世俗生活中守護自己的責任。最后詩人告誡別人不要嘲笑老病未歸的他,未來成為玉局的人將會是第幾個呢?詩人期待著子猷清興的到來,還需要在雪夜中去尋找戴蒙。
賞析:
這首詩詞以送別為主題,通過描寫自然景物和表達對戴蒙的羨慕之情,展現了詩人對人生的思考和對自身處境的感慨。詩中的景物描寫簡潔而富有意境,西郊的野梅和官柳、萬里橋、水花風葉的描繪都帶有一種凄涼的意蘊。詩人以此來烘托自己內心的孤寂和迷茫。他通過描述芋魁和榿木的生長和燃燒,表達了對光陰流逝和人生短暫的感慨。最后詩人以自己的經歷告誡別人不要輕視老病未歸的他,同時表達了對戴蒙的羨慕和對未來的期待。整首詩情感真摯,表達了詩人對生活和人生的思考,展示了蘇軾的獨特才情和對現實的洞察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