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宿白馬津寄寇立 / 作者:沈亞之 |
客思聽蛩嗟,秋懷似亂砂。
劍頭懸日影,蠅鼻落燈花。
天外歸鴻斷,漳南別路賒。
聞君同旅舍,幾得夢還家。
|
|
宿白馬津寄寇立解釋: 《宿白馬津寄寇立》是唐代詩人沈亞之所作,以下是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客人思念之情,聽到了秋天蛩蟲的嘶鳴聲,內心猶如亂砂般紛亂。劍頭懸掛在陽光下,形成影子,蠅子停在燈花上。天邊飛過的鴻鳥已經歸巢,離別在漳南的路途上,無錢無物,只得賒賬。聽說您也在旅店中住宿,不知何時才能夢回家園?
詩意:
這首詩表現了沈亞之游歷他人城市的心情和感受。他在陌生的地方,聽到了蛩蟲的鳴叫,思念故鄉和親人,內心十分煩躁。在旅店中,他看到了陽光下劍的影子,發現蠅子停在燈花上。這些景象讓他更加思念家鄉,渴望回家。最后,他聽聞同行的寇立也在旅店中住宿,希望能夠和他相遇,分享彼此的離愁別緒。
賞析:
這首詩描寫了沈亞之在旅途中的孤獨和思鄉之情。他通過描繪蠅子停在燈花上、劍的影子等細節,表現了自己對于周遭景物的敏感觀察。詩中“天外歸鴻斷”這一句,是通過描繪候鳥歸巢,表達了詩人的離愁別緒。此外,詩中還表現出了對同行者的期盼和相互關懷,體現了古人在旅途中的深厚友情。詩歌的語言簡練,意境深邃,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