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左司張員外自洛使入京中路先赴長安逢立春日…諸公 / 作者:孫逖 |
拜郎登省闥,奉使馳車乘。
遙瞻使者星,便是郎官應。
臺妙時相許,皇華德彌稱。
二陜聽風謠,三秦望形勝。
此中暌益友,是日多詩興。
寒盡歲陰催,春歸物華證。
|
|
和左司張員外自洛使入京中路先赴長安逢立春日…諸公解釋: 詩詞的中文譯文:
《和左司張員外自洛使入京中路先赴長安逢立春日…諸公》
拜郎登省闥,奉使馳車乘。
遙瞻使者星,便是郎官應。
臺妙時相許,皇華德彌稱。
二陜聽風謠,三秦望形勝。
此中暌益友,是日多詩興。
寒盡歲陰催,春歸物華證。
詩意:
這首詩是唐代孫逖寫給左司張員外的,當時他從洛陽去京城,先赴長安途中遇到了立春的日子,于是寫下了這首詩。他感嘆著官員們的風采和使者星的莊重,贊美了臺妙時的美景和皇帝的德行。他還提到了陜西、山西風景的壯麗和秦嶺的宏偉。在這種環(huán)境中,孫逖和他的朋友們在此地相聚,詩人由此獲得了寫詩的靈感。他以此為證明,寒意即將消失,春天即將到來。
賞析:
這首詩描述了一個官員從洛陽去京城的途中遇到立春的日子的情景。通過描繪官員的莊重和美麗的自然風景,展示了唐代文人的風采和詩歌的創(chuàng)作靈感。詩人運用了多樣的修辭手法,如對仗、比喻和象征,表達出自然界的變化和人們對春天到來的期待。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情感,展現(xiàn)了孫逖對春天的熱愛和對友誼的珍重。這首詩反映了唐代人的審美情趣和追求自然之美的態(tài)度,具有積極向上的精神內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