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王晉卿送梅花次韻 / 作者:蘇軾 |
東坡先生未歸時,自種來禽與青李。
五年不踏江頭路,夢逐東風泛蘋芷。
江梅山杏為誰容,獨笑依依臨野水。
此間風物君未識,花浪翻天雪相激。
明年我復在江湖,知君對花三嘆息。
|
|
和王晉卿送梅花次韻解釋:
《和王晉卿送梅花次韻》是宋代文學家蘇軾所作,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東坡先生未歸時,
自種來禽與青李。
五年不踏江頭路,
夢逐東風泛蘋芷。
江梅山杏為誰容,
獨笑依依臨野水。
此間風物君未識,
花浪翻天雪相激。
明年我復在江湖,
知君對花三嘆息。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蘇軾在送別王晉卿時所作,表達了對友人離去的思念之情,以及對未來再次相聚的期盼。
詩的開頭,描繪了蘇軾先生離開之后的景象。他自己種植了一些花樹和青李,但已經有五年沒有踏上回到江頭的路了。這里可以看出他長期離開家鄉,思念之情沉深。
接下來,詩中出現了夢境的描寫,蘇軾夢中隨著東風漂泊,似乎與夢中的蘋芷花共舞。這里的東風和蘋芷花都象征著遠方和離別的情感。
第三段中,蘇軾寫到江邊的梅花和山上的杏花,詢問誰能欣賞這美景,只有自己一個人在野水邊笑看。這里表達了他對自然美的敏感和享受,同時也有一種孤獨的感覺。
最后一段,蘇軾預言明年他將回到江湖,再次與王晉卿相聚。他期望王晉卿能夠對花三次嘆息,這里的“三嘆息”表達了他對友情的珍視和期望未來友誼的深厚。
整首詩以離別和相聚為主題,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和情感的抒發,表達了蘇軾對友情的思念和期盼,以及對自然美的贊美。這首詩詞既有深刻的情感體驗,又展現了蘇軾對自然和友情的獨特感悟,是一首兼具意境和情感的佳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