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趙大夫護邊(一作送趙都護赴安西) / 作者:孫逖 |
外域分都護,中臺命職方。
欲傳清廟略,先取劇曹郎。
已佩登壇印,猶懷伏奏香。
百壺開祖餞,駟牡戒戎裝。
青海連西掖,黃河帶北涼。
關山瞻漢月,戈劍宿胡霜。
體國才先著,論兵策復長。
果持文武術,還繼杜當陽。
|
|
送趙大夫護邊(一作送趙都護赴安西)解釋: 《送趙都護護邊》是孫逖的一首送別詩,講述了將要出使安西擔任邊境守護的趙都護的情景。詩意飽含著對趙都護的贊美和祝愿,展示了作者對忠誠、才華和驕傲民族情感的追求。
詩中,孫逖提到了趙都護的職責和使命,語氣莊重而激昂。趙都護被任命為邊境守護,要守衛國家的疆土,保衛邊疆,并將他的才華和智慧傳遞給后來的人。
詩中提到了一些地名和景物,如青海、黃河、關山等,通過這些地名和景物的描繪,增強了詩的戰爭氛圍和邊境護國的重要性。作者以唐代長期受到騷擾的北方民族“胡”為象征,突顯了邊疆的殘酷環境,表達了對邊疆守護者的敬佩和欽佩之情。
整首詩以贊美的口吻,充滿了對邊疆守護者的崇敬和敬意,對趙都護的領導才能和為國家盡忠的精神表示了極高的贊賞。孫逖將這種忠誠、英勇和智慧視為杜牧等前輩文人所具備的品質,表達了對這些杰出人物的敬仰。詩中還融入了壯麗的山河和刀戈劍戟相映生輝的景象,凸顯了邊境守護者的英勇和忠誠,以及他們保家衛國的勇氣和決心。
詩詞的中文譯文大致如下:
外域分都護,中臺命職方。
欲傳清廟略,先取劇曹郎。
已佩登壇印,猶懷伏奏香。
百壺開祖餞,駟牡戒戎裝。
青海連西掖,黃河帶北涼。
關山瞻漢月,戈劍宿胡霜。
體國才先著,論兵策復長。
果持文武術,還繼杜當陽。
這首詩抒發了孫逖對趙都護的敬佩和贊美之情,同時強調了邊境守護者的責任和使命。趙都護作為一位杰出的領導者和忠誠的邊疆守護者,為保衛國家邊疆做出了巨大貢獻,并將自己的才智和智慧傳承給后人。整首詩描繪了邊境的壯麗景色和霜雪覆蓋的景象,突出了邊疆守護者的英勇和犧牲精神。詩人通過對趙都護的贊美和對邊疆護國精神的頌揚,表達了對國家的熱愛和對英勇護國者的欽佩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