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鷓鴣天(山行) / 作者:王質 |
空響蕭蕭似見呼。
溪昏樹暗覺神孤。
微茫山路才通足,行到山深路亦無。
尋草淺,揀林疏。
雖疏無奈野藤粗。
春衫不管藤搊碎,可惜教花著地鋪。
|
|
鷓鴣天(山行)解釋: 《鷓鴣天(山行)》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王質。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空響蕭蕭似見呼。
溪昏樹暗覺神孤。
微茫山路才通足,
行到山深路亦無。
尋草淺,揀林疏。
雖疏無奈野藤粗。
春衫不管藤搊碎,
可惜教花著地鋪。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徒步行走在山中的景象和感受。詩中的景物和意象借以表達一種寂寥孤獨的情感。作者在山行中感受到的是一種空曠、荒涼的氛圍和無盡的孤獨感。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山行的景象,展現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和寂寥。詩的開頭兩句“空響蕭蕭似見呼,溪昏樹暗覺神孤”描繪了山林中回音回蕩的聲音和溪水昏暗的景象,暗示了作者孤獨的心境。接著,詩中出現了“微茫山路才通足,行到山深路亦無”這樣的描述,表達了作者行走在深山中的艱難,以及山中路途的曲折和迷茫,進一步加深了詩中的孤獨感。
接下來的幾句描述了作者在山中尋找食物和棲身之處的困難。“尋草淺,揀林疏。雖疏無奈野藤粗”,這些詞語形象地描繪了山中的草地和樹林的稀疏,以及草木的粗糙和堅韌。詩的最后兩句“春衫不管藤搊碎,可惜教花著地鋪”,表達了作者的遺憾和無奈,將春天的花朵比喻為散亂的衣衫,無法御風阻雨,令人感到惋惜。
整首詩以簡潔而質樸的語言描繪了山中行走的艱辛,同時透露出作者內心的孤獨和無奈。它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人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和力量的無足輕重,以及面對孤獨和困境時的無奈和遺憾。該詩詞情感深沉,意境獨特,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