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斛珠(十一月十日知郡宴吳府判坐中賦海棠) / 作者:王質 |
風流太守。
未春先試回春手。
天寒修竹斜陽后。
翠袖中間,忽有人紅袖。
天香國色濃如酒。
且教青女休僝僽。
梅花元是群花首。
細細商量,只怕梅花瘦。
|
|
一斛珠(十一月十日知郡宴吳府判坐中賦海棠)解釋: 《一斛珠(十一月十日知郡宴吳府判坐中賦海棠)》是宋代王質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風流的太守,未到春天已經開始試著回春。天寒時修竹,夕陽西斜。在翠袖之間,突然出現了一個穿紅袖的人。她的美麗濃郁如酒。請讓她青春的女子停止嗔怒。梅花本是眾花之首,細細商量后,只怕梅花顯得瘦弱。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風流的太守在十一月的宴會上,在吳府的宴席上,坐在宴會的中央,賦詩贊美盛開的海棠花。詩人通過繪畫般的描寫,展示了冬日中的生機和美麗。
詩的開頭,太守未到春天就已經開始試圖回春,這暗示了他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對生命的熱愛。天寒時修竹、夕陽西斜的描寫,營造出冬日的寒冷氣氛,但同時也強調了美麗的對比。翠袖中間忽然出現的穿紅袖的人,象征著春天的到來,她的美麗被形容為濃郁如酒,給人以愉悅和驚喜之感。
接下來,詩人呼吁這位青春的女子停止嗔怒,讓她的美麗得以展現,不要被煩惱所困擾。這里的青女可以理解為指代春天的象征,詩人希望春天的美好能夠永遠持續下去。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梅花的思考。梅花在眾花中是首屈一指的,但詩人細細思量后擔心梅花顯得瘦弱。這里的梅花可以被視為詩人自身的抒發,他希望自己的詩作能夠在眾多作品中出類拔萃,但也擔心自己的才華是否能夠得到認可。
整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和情感的描繪,展示了冬日中的美麗和詩人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時,也通過對梅花的思考,折射出詩人對自身才華的深思和擔憂。這首詩詞充滿了韻味和意境,展現了王質獨特的詩人才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