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別素質(請浙江僧嗣宗住庵) / 作者:王質 |
一個茅庵,三間七架。
兩畔更添兩廈。
倒坐雙亭平分,扶闌兩下。
門前數十丘罷稏。
塍外更百十株桑柘。
一溪活水長流,余波及、蔬畦菜把。
便是招提與蘭若。
時鈔疏鄉園,看經村社。
隨分斗米相酬,镮錢相謝。
便闕少亦堪借借。
常收些、筍干蕨鲊。
好年歲,更無兵無火,快活殺也。
|
|
別素質(請浙江僧嗣宗住庵)解釋: 詩詞《別素質(請浙江僧嗣宗住庵)》是宋代王質所作。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離別素質,請浙江僧嗣宗住庵。
一個茅庵,三間七架。
兩邊增添兩座廈。
倒坐的雙亭平分,扶著欄桿兩側。
門前數十座小土丘已經收割完稻子。
田埂外還有上百株桑樹和槐樹。
一條小溪活水長流,波紋還泛到蔬菜地。
這里就是招提和蘭若修行的地方。
時不時有人來這里看經書和社交。
按照各自的能力斗米相酬,用銀錢相互感謝。
即使有所缺乏,也可以相互借用。
經常收集一些筍干、蕨菜和鲊魚。
這是個好年景,沒有戰亂和火災,生活愉快。
詩意:
這首詩通過描繪一個僧人居住的茅庵,表達了寧靜、簡樸和安逸的生活態度。茅庵雖小,卻有三間房屋和七個架子,兩邊還有兩座廈子。庵前的土丘上種滿了稻子,田埂外有許多桑樹和槐樹。一條小溪清澈流淌,波紋甚至觸及蔬菜地。這里是僧人們修行和讀經的地方,也是村民們聚會的場所。人們按照各自的能力相互幫助和交流,沒有爭斗和紛爭。即使有所缺少,也可以相互借用。詩人贊美了這樣寧靜祥和的生活環境,稱之為快樂和安寧的時光。
賞析:
《別素質(請浙江僧嗣宗住庵)》這首詩以簡潔而生動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僧人居住的茅庵和周圍的環境。詩人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人們的日常生活,傳達出對寧靜、簡樸生活的向往和贊美。詩中的茅庵雖然簡陋,卻給人一種寧靜祥和的感覺。茅庵兩邊的土丘上種滿了稻子,田埂外還有茂盛的桑樹和槐樹,形成了一幅宜人的鄉村景象。小溪清澈流淌,波紋觸及蔬菜地,生動地描繪了它的活力和生機。詩中還描繪了僧人修行、村民看經和社交的情景,展示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圖景。詩人通過這些描寫,表達了對平和、安逸生活的向往,贊美了沒有戰亂和煩惱的歲月。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充滿了生活的氣息,給人以寧靜、舒適和愉悅的感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