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滿江紅(幕府諸公郊外同集以病不去) / 作者:王質(zhì) |
方丈維摩,蒙衲被、都齊不省。
空悵望、錦裘繡帽,玉珂金鐙。
十月小春逢此日,一時勝事輸公等。
問短衣、匹馬射南山,何人肯。
山暮紫,峰如筍。
江寒碧,沙如粉。
望塞鴻杳杳,水遙天永。
飲罷不妨瓶屢臥,歸來自有風吹醒。
試斷橋、流水月明邊,尋疏影。
|
|
滿江紅(幕府諸公郊外同集以病不去)解釋: 詩詞:《滿江紅(幕府諸公郊外同集以病不去)》
朝代:宋代
作者:王質(zhì)
滿江紅(幕府諸公郊外同集以病不去)
方丈維摩,蒙衲被、都齊不省。
空悵望、錦裘繡帽,玉珂金鐙。
十月小春逢此日,一時勝事輸公等。
問短衣、匹馬射南山,何人肯。
山暮紫,峰如筍。
江寒碧,沙如粉。
望塞鴻杳杳,水遙天永。
飲罷不妨瓶屢臥,歸來自有風吹醒。
試斷橋、流水月明邊,尋疏影。
中文譯文:
滿江紅(幕府諸公郊外同集以病不去)
方丈維摩,蒙衲被,都齊不省。
空悵望,錦裘繡帽,玉珂金鐙。
十月小春逢此日,一時勝事輸給公等。
問短衣、匹馬射南山,何人肯?
山暮紫,峰如竹筍。
江寒碧,沙如粉。
望塞鴻飛渺渺,水遠天長。
飲罷不妨瓶屢臥,歸來自有風吹醒。
試斷橋,流水月明邊,尋覓疏影。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宋代詩人王質(zhì)的作品,表達了作者身處幕府的諸公郊外聚會,盡管有病卻依然不愿離去的情景。
詩的開頭描述了方丈維摩(指佛寺中的高僧)蒙著被子,都沒有起床,表示這些幕府的諸公因病而無精打采。隨后描繪了他們穿著錦繡的衣裳,戴著寶石鑲嵌的帽子,騎著裝飾華麗的馬匹,形容他們的奢華和排場。
接下來,詩人寫到十月的小春時節(jié),說明了這個時候正值適合游玩的好時光,然而這些幕府的諸公卻輸給了其他人,暗示他們在身體上的虛弱和無能。
詩中問到有誰愿意穿著短衣,騎著馬匹射箭到南山,暗示著這種豪邁和勇氣的行為已經(jīng)不復存在,沒有人愿意承擔。
在描寫自然景色的部分,作者通過山峰的紫色和江水的寒冷碧綠來烘托出秋天的景色。同時,作者以鴻雁飛翔和水流的遙遠來表達詩人的心境,鴻雁飛往邊塞,水流長遠無邊際,暗示了幕府的諸公在政治上的失意和遠離的感覺。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喝酒醉倒后,被風吹醒的情景,意味著現(xiàn)實的殘酷將他從夢中驚醒。試斷橋,流水月明邊,尋覓疏影,表達了詩人在清醒時尋找虛幻的事物,試圖逃避現(xiàn)實的苦悶。
整首詩詞通過對幕府諸公的描繪和對自然景色的描寫,展現(xiàn)了作者對時代的失望和對現(xiàn)實的反思。詩中透露出對豪華享樂生活的矛盾態(tài)度,以及對政治局勢的擔憂和對人們追求真實的渴望。整體氛圍較為憂郁,反映了作者對當時社會狀況的不滿和對人生意義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