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調歌頭(京口) / 作者:王質 |
江水去無極,無地有青天。
怒濤洶涌,卷浪成雪蔽長川。
一望揚州蒼莽,隱見煙竿雙矗,何處卷珠簾。
落日瓜洲渡,鴻鷺滿風前。
古戰場,皆白草,更蒼煙。
清平猶有遺恨,久矣在江邊。
北固山前三杰,遙想當年意氣,__昵中原。
上馬促歸去,風墮接羅翩。
|
|
水調歌頭(京口)解釋: 《水調歌頭(京口)》是宋代王質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江水去無極,無地有青天。
怒濤洶涌,卷浪成雪蔽長川。
一望揚州蒼莽,隱見煙竿雙矗,何處卷珠簾。
落日瓜洲渡,鴻鷺滿風前。
古戰場,皆白草,更蒼煙。
清平猶有遺恨,久矣在江邊。
北固山前三杰,遙想當年意氣,__昵中原。
上馬促歸去,風墮接羅翩。
詩詞中描繪了京口(今江蘇揚州)的壯麗景色和歷史背景。詩人通過描繪江水的無邊無際、奔騰激蕩,形容江水宛如無極之境,而天空卻依然廣闊明朗。怒濤洶涌的江水卷起浪花,如同飛雪覆蓋長江。遠望揚州,蒼茫一片,只隱約可見煙竿高聳,不知哪里卷起了珠簾般的煙霧。
詩中提到夕陽下瓜洲渡,鴻鷺在風中翱翔,展現了夕陽余暉下的寧靜景象。詩人又提到古戰場上長滿了白色的草,煙霧繚繞,這些景象喚起了清平時期的遺憾和滄桑感。
詩的后半部分提到了北固山前的三位英雄,這是指北固山下的岳飛、張俊和韓世忠,他們是北宋時期著名的抗金將領。詩人回想起當年的英勇氣概,懷念他們在中原地區的壯麗場面。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要上馬匆匆歸去,追隨風的姿態,仿佛要與當年的英雄們相會一般。這表達了詩人對歷史的向往和對英雄氣概的崇敬。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江水、景色和歷史人物,展示了壯麗的自然景觀和英雄氣概,同時也流露出詩人對過去時光和英雄事跡的懷念之情。整首詩意豐富,意境深遠,給人以壯麗而又深沉的感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