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贈蘭若僧 / 作者:于鵠 |
一身禪誦苦,灑掃古花宮。
靜室門常閉,深蘿月不通。
懸燈喬木上,鳴磬亂幡中。
附入高僧傳,長稱二遠公。
|
|
贈蘭若僧解釋: 《贈蘭若僧》是唐代于鵠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一身禪誦苦,
灑掃古花宮。
靜室門常閉,
深蘿月不通。
懸燈喬木上,
鳴磬亂幡中。
附入高僧傳,
長稱二遠公。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個名叫蘭若的僧人的生活和修行環境。詩人描繪了蘭若僧的苦行和禪修,以及他居住的靜室和清修的花園。詩中還提到了懸掛的燈籠、搖動的喬木和鳴響的磬鐘,突出了僧人的虔誠和修行的氛圍。最后,詩人稱贊蘭若僧在高僧中有著卓越的地位和聲望。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蘭若僧的生活場景,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現了僧人的虔誠和修行態度。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將禪修的苦行和清修的花園形成鮮明的對比,突出了僧人對修行的專注與投入。詩人通過描寫懸掛的燈籠、搖動的喬木和鳴響的磬鐘,營造出一種莊嚴肅穆的氛圍,使讀者感受到僧人修行場所的寧靜與祥和。
詩中提到的“深蘿月不通”表達了僧人居住的靜室門常閉,沒有月光的照射,進一步強調了僧人的專注與超脫。最后兩句“附入高僧傳,長稱二遠公”則贊美了蘭若僧在僧侶中的崇高地位和聲望,顯示了他的修行成就和精神風范。
整體上,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對蘭若僧的贊美和敬意,通過描繪僧人的生活場景和修行環境,展現了禪修的虔誠與專注,傳遞了一種寧靜與祥和的氛圍,給人以思索和感悟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