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陰陳跡 / 作者:蘇軾 |
當年不識此清真,強把先生擬季倫。
等是人間一陳跡,聚蚊金谷本何人。
|
|
山陰陳跡解釋:
《山陰陳跡》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作品之一。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當年不識此清真,
強把先生擬季倫。
等是人間一陳跡,
聚蚊金谷本何人。
詩意:
這首詩以山陰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在山陰感慨往事的情懷。詩中的清真指的是蘇軾的故友、文學伙伴歐陽修,季倫是歐陽修的字。作者在山陰重溫舊地,卻不能將這一切與歐陽修共享,心中感到惋惜和孤獨。最后兩句則表達了即使是聚集蚊蟲的金谷,也不知道當初的主人是誰。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逝去時光的懷念和對友誼的思念。詩中的山陰是蘇軾曾經(jīng)居住過的地方,他在這里回憶起過去與歐陽修一起度過的時光。作者在詩中用“當年不識此清真”表達了對當年與歐陽修一起度過的時光的追憶,并感嘆自己當時并沒有意識到這個地方的重要性。他將自己擬作歐陽修的字“季倫”,表達了對友誼的珍視和思念。然而,時光流轉,歐陽修早已離去,作者再次來到山陰,感嘆著“等是人間一陳跡”,表示這里只剩下過去的痕跡。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金谷的懷念,金谷即山陰舊居,但如今已經(jīng)不知道當初的主人是誰,這也暗示了人事已非,時光不復。
整首詩抒發(fā)了蘇軾對逝去的時光和友誼的懷念之情,以及對人事易逝的感慨。通過描繪山陰的陳跡和金谷的虛無,表達了歲月流轉、人事易逝的主題,使讀者對光陰的流逝和友情的珍貴有所感悟。詩中簡潔而凄美的語言給人以深深的思考和感傷之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