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寓意(一作荊南陪楚尚書惜落花) / 作者:于鵠 |
自小看花長不足,江邊尋得數株紅。
黃昏人散東風起,吹落誰家明月中。
|
|
寓意(一作荊南陪楚尚書惜落花)解釋: 《寓意(一作荊南陪楚尚書惜落花)》是唐代詩人于鵠創作的一首詩詞。根據題目和內容,詩意主要表達了對逝去花朵的懷念和對流逝光陰的感慨。
這首詩詞中的“寓意”二字是詩題,一作“荊南陪楚尚書惜落花”。詩人回憶從小看花長大,然而成年之后,往往沒有時間去欣賞花朵。直到他在江邊偶然發現幾朵紅花,他才感到一絲愧疚和失落。他觀賞花朵的時間是在黃昏,而這時人們散去,東風起了。隨著東風的吹拂,他看到了明月,也看到了落下的花瓣,不禁在心中哀嘆誰家的明月被花瓣吹落。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和深入人心的意象展示了詩人對逝去花朵的懷念以及對光陰流逝的感慨。在這個短暫的詩詞中,通過對花與時間的對比,傳達出生命短暫、光陰易逝的主題。
整首詩詞流露出深深的哀憐之情,通過描繪花朵和月亮的對比來傳達時間的流逝和歲月的無情。詩人通過花和月亮作為象征物,表達出自己對光陰易逝和生命無常的思考和感慨。通過這些意象的描繪,詩人讓讀者感受到歲月的無情和生命的短暫,在寥寥數語之間引起人的共鳴和深思。
盡管這首詩詞篇幅短小,但通過簡潔的語言和富有意象的描述,詩人成功地表達了詩人對逝去花朵和光陰流逝的思考和感慨。這首詩詞在傳達人生哲理和感慨的同時,也展示了詩人敏銳的觀察力和敏感的情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