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哭王都護 / 作者:于鵠 |
老將明王識,臨終拜上公。
告哀鄉(xiāng)路遠,助葬戍城空。
素幔朱門里,銘旌秋巷中。
史官如不濫,獨傳說英雄。
|
|
哭王都護解釋: 《哭王都護》是唐代詩人于鵠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詩中描繪了明王在臨終時,老將戎服臨終向他行禮的情景,以及告慰鄉(xiāng)里的路途遙遠和無人助葬的悲涼。詩人表達出對明王的敬仰和對英雄的懷念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老將明王識,臨終拜上公。
告哀鄉(xiāng)路遠,助葬戍城空。
素幔朱門里,銘旌秋巷中。
史官如不濫,獨傳說英雄。
詩詞傳達了作者對明王的敬仰和懷念之情。老將在明王臨終時向他行禮,顯示了明王的威望和在世時的偉大成就。然而,明王去世后,鄉(xiāng)路遙遠,人們無法親自前往悼念,更談不上助葬,表達了明王辭世后的孤寂和無人知曉。素幔、朱門、銘旌、秋巷等描繪了明王的喪儀和墓地的壯觀場面。最后兩句提到如果歷史官員不濫用記載,只單獨留下英雄事跡,說明了對明王的評價和對英雄的渴望。
整首詩詞表達了對明王的敬仰和懷念之情,同時也抱怨了當時社會對英雄的遺忘和忽視之態(tài)度。詩中運用了具體的描寫手法,通過對明王喪禮、墓地的描繪,加深了讀者對明王事跡的印象。整體上,這首詩詞富有感情,展示了詩人對英雄的銘記和歌頌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