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惜花 / 作者:于鵠 |
夜來花欲盡,始惜兩三枝。
早起尋稀處,閑眠記落時。
蕊焦蜂自散,蒂折蝶還移。
攀著殷勤別,明年更有期。
|
|
惜花解釋: 《惜花》是唐代詩人于鵠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夜晚來臨,花朵漸漸凋謝,我才開始珍惜那幾支花枝。
一大早起來,尋找那些稀少的花朵,閑散地躺下時記住它們的凋落時刻。
花蕊已經枯焦,蜜蜂自然散去,花蒂被折斷,蝴蝶也離開了。
我攀著那殷勤的花枝別過,明年我們還有再相見的期待。
詩意:
《惜花》通過描繪花朵凋謝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生命短暫和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與思考。詩人在夜晚花朵即將凋謝時才開始珍惜,并在清晨努力尋找那些稀少的花朵,希望能夠與它們共享短暫而美好的時光。然而,花朵的蕊已經枯焦,蜜蜂已經散去,花蒂被折斷,蝴蝶也離開了。盡管如此,詩人仍然懷著殷勤的心情攀著花枝,希望明年能夠再次相見。
賞析:
《惜花》以簡潔而凄美的語言描繪了花朵的凋謝和生命的短暫,展現了人們對美好事物易逝的珍惜之情。詩人以夜晚和清晨作為時空背景,將花朵的凋謝與生命的流逝相聯系。詩中使用了蕊焦、蒂折、攀著等形象的描寫,形容了花朵的凄涼和詩人對美好時光的珍惜。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明年再相見的期待,并透露出對未來的希望與憧憬。
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展現了生命的短暫和美好事物的易逝,引發人們對時光流逝和珍惜生命的思考。詩人通過對花朵的描繪,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珍愛和對流逝時光的感慨,使讀者在賞析中感受到生命的脆弱與美麗。同時,詩人以帶著期待的態度結束詩篇,給人以希望與未來的向往。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深刻的意境和情感表達,展示了唐代詩歌的特色和魅力。 |
|